原標題:疫情之下,移動辦公市場開啟爭奪戰,阿里釘釘首超微信,躍居蘋果應用商店排行榜第一
2月3日很多企業在疫情中迎來了復工,為了持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大多數公司規定員工2月3日-7日可以在家遠程辦公,曾經作為辦公輔助工具的釘釘、企業微信、飛書等在線辦公軟件已經成為企業剛需。
但從返工首日的使用情況來看,各大遠程辦公軟件似乎還沒有針對流量的爆發做好準備。2月3日,多位網友反映包括釘釘、企業微信、華為Welink在內的在線辦公軟件先后崩潰,出現了無法登陸,無法收發信息、視頻會議中斷等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在開工第三天,在線辦公需求仍在繼續爆發,2月5日,阿里釘釘首次超過微信,躍居蘋果APP免費排行榜第一,這也是蘋果應用商店里,辦公類應用產品歷史上首次躍居第一。據了解,釘釘在3日通過阿里云緊急擴容1萬臺服務器后,4日再度擴容1萬臺云服務器,以應對群直播和語音視頻會議的流量洪峰。
證券時報記者對多位在家線上辦公的員工進行采訪,從采訪反饋來看,釘釘更受歡迎,一家深圳互聯網企業的員工向記者表示,釘釘線上會議、日報、周報、外勤打卡等功能齊全,而且辦公室線下場景,釘釘都有線上功能對應,非常方便。
(圖片為采訪員工提供)
一位在線辦公的員工向記者表示,釘釘軟件的文件、聊天記錄等可以實時、永久儲存,還有人力資源管理系統(請休假、工作總結、層層簽章等)、財務報銷系統這些都流程化操作,對公司管理來說非常方便。
“其實如果是一家只有10幾個人的小企業,用線上辦公軟件就可以了,不用特意去租一個辦公場所,這次疫情也催生了在線辦公軟件市場。”有在線辦公的某企業員工表示。
2003年的那場非典疫情倒逼企業采用數字化、移動化的辦公方式,吹響了國內遠程辦公的第一聲號角,這次新冠病毒疫情再次將在線辦公進一步普及化。隨著企業數字化程度提升,中小微企業和個人用戶的加入,移動辦公市場規模也在不斷增長。據中國軟件網旗下的研究機構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智能移動辦公的市場規模為194億元左右,2018年為234億元左右,同比增長20.8%,2020年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478.3億元。
移動辦公市場已經成為各方勢力爭相涌入的競爭之地,從類型上來區分,市場上的玩家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思科、華為設備硬件巨頭走向軟硬件一體化;二、微軟、阿里、騰訊、字節跳動等互聯網巨頭從C端走向B端;以Zoom、Vidyo、小魚易聯為代表的教育、醫療等新興垂直領域遠程辦公服務商。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綜合性在線辦公軟件主要包括企業微信、阿里釘釘、華為云WeLink、字節跳動飛書等,這幾款軟件的功能相似,主要滿足OA管理、視頻會議、在線協作等需求。
具體來看,企業微信:主要功能是辦公溝通。目前,最新版本的企業微信支持10000人全員群、疫情期間支持300人音視頻會議、1000人緊急通知,以及群直播、收集表、在線問診、疫情專區等能力。針對辦公場景,企業微信目前提供免費的基礎應用,包括:公告、打卡、審批、匯報、日程,以及微文檔、微盤等協作工具,基本操作與微信相同。
飛書:2月2日,字節跳動旗下辦公套件飛書宣布推出“線上辦公室”功能。根據介紹,“飛書線上辦公室”默認提供語音溝通,每個辦公室支持最多50人同時在線,提供一鍵入會、禁言等功能。目前,飛書已面向所有用戶免費開放全部遠程協作功能。1月28日-5月1日期間,飛書免費提供不限時長的音視頻會議、無限量在線文檔和表格協作、遠程打卡及審批管理等服務。
華為云WeLink:WeLink是華為云在2019年底上線的智能工作平臺,提供健康打卡、信息通知、1000人在線協作、千人視頻會議、有聲知識音頻、云端文檔、在線培訓、工作報告等功能,同時支持連接大屏、智能攝像機、云打印機、NFC等外部硬件設備。
阿里釘釘:具有全員群、群直播、打卡、在線協作文檔、釘釘審批、日志等功能,支持外接智能硬件、音視頻通話,視頻會議免費開放102方,針對醫療、教育、政務等行業有適配方案。
不過,從企業層面來講,能否在家辦公,受行業類型影響最大,適合在家辦公的行業,一定是數字化程度較高的行業。針對此次疫情對于節后復工等方面的影響,智聯招聘進行的調研數據報告結果顯示,互聯網企業在家辦公占比最高,各行業中,企業采取在家辦公措施占比最高是IT/通信/電子/互聯網占比32.1%,其次為商業服務占比28.3%。
來源:證券時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