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已成為未來一段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總體方向,在這一背景下,房地產與“雙循環”的關系是什么,如何促進“雙循環”格局成為備受關注的問題。接受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要擴大內需,必須讓房地產回歸到“住”的定位上來,要防止與抑制投資投機性炒房、炒高房價、吹大泡沫、擠占社會資金、擴大房地產虛擬經濟的成分,更不能因此影響其他實體經濟的做實做強做優。
要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首先要擴大內需,壯大國內消費市場。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目前高房價已經對消費產生了很大的擠出作用,要擴大國內的消費市場,必須讓房地產回歸到“住”的定位上來,進而讓房價回歸到合理的水平,才能有利于其他消費支出,尤其是教育、科技等消費支出的增長,從而有利于加快構建國內的消費端的體系。
“另外,從產業發展角度來看,目前房地產的過度發展導致房價過高,已經使得制造業難有利潤,出現了大量的消亡或轉移,導致我國最大國際競爭優勢的制造業占比下降過速。”倪鵬飛對證券時報記者說,要重建國內的產業體系和產業鏈,尤其是發展高端制造業,也必須讓房地產回歸服務業的定位,讓它處在一個合理的服務水平,才有利于整個國內產業的健康發展。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原副會長朱中一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房地產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堅持按房地產長效機制的思路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是提高居民住房水平、改善居住質量、滿足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的基本要求;是促進消費、擴大內需、拉動投資增長、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的重要方面。按照長效機制發展的房地產,理應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房地產的平穩健康發展,也有利于相關產業的協調發展,有利于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當然,我們一定要吸取以往的教訓。要防止無科學規劃的盲目發展和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防止與抑制投資投機性炒房、炒高房價、吹大泡沫、擠占社會資金、擴大房地產虛擬經濟的成分,更不能因此影響其他實體經濟的做實做強做優。” 朱中一對證券時報記者說。
以被列為國家重要任務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為例,既能改善民生,又能擴大投資,是惠民生擴內需、推進城市更新和開發建設方式轉型、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民生工程。習近平總書記8月20日在合肥主持召開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時就表示,舊城改造任務很重,這件事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和城市長遠發展,再難也要想辦法解決。但他也同時強調,要堅決防止借機炒作房地產,毫不動搖堅持“房住不炒”定位,落實長效機制,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實際上,房地產的正常消費和投資不僅能夠改善民生,而且對內需和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很大,是內循環的重要部分,但是如果投機炒作、資金過度流入就容易引起房地產泡沫,不利于經濟和民生穩定。
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此前表示,房地產泡沫是威脅金融安全的最大“灰犀牛”,要嚴防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新增貸款既要滿足房地產行業平穩發展的正常需要,又要避免因資金過度集中出現更大風險。8月20日,住建部、央行聯合召開房地產企業座談會,研究進一步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形成了重點房地產企業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其目的就是為了讓重點房企合理安排經營活動和融資行為,避免盲目高負債擴張,防范化解房地產金融風險。
無論是房地產發展還是實體產業發展,資金是最基礎的要素。倪鵬飛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住建部和央行的融資監管新規,一方面,能抑制房地產過度發展,讓其回歸理性,另一方面,減少流入房地產的資金,降低房地產風險,也能夠增加資金流向實體經濟,促進實體經濟和整個宏觀經濟健康發展,可以說是起到了雙面作用。同時,因為開發企業融資直接決定著住房、金融和土地三大市場,規范開發企業融資也抓住了房地產的關鍵樞紐,具有“一石三鳥”的作用。
來源:證券時報
編輯:wang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