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北京市始終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在加強需求側管理的同時,不斷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推出限競房、共有產權住房、集體土地租賃住房等住房產品,提升住房品質,大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有力促進了住有所居。
2017年以來持續保持合理供應規模,房源儲備充足。我市持續保持年均新增8.5萬套左右住房,并率先創新推出限競房、共有產權住房,總體上形成了限競房、共有產權住房、普通商品住房5:3:2的供應格局,有效滿足了居民剛性自住需求。截至目前,市場上可售住房約9.4萬套,其中限競房、共有產權住房分別2.8、1.4萬套,此外還有拿地未開工和開工未入市的在途商品住房1600萬平方米左右、約15萬套,可為滿足住房剛需家庭提供有力保障。
2021年供應規模不減,供應結構進一步優化,保障性租賃住房力度加大。圍繞“七有”“五性”需求和首都高質量發展,今年我市將完成不少于300公頃商品住房供地,并提高共有產權住房供應比例。加大公租房、集租房等保障性租賃住房供應力度,在土地供應計劃中單列。在供地空間布局上也更加優化,重點供應在需求旺、軌道交通等配套設施完善的區域。同時,不斷完善長租房政策,加快租賃立法,逐步使租購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務上具有同等權利。
多措并舉提升住房品質。在總結限競房和共有產權住房經驗的基礎上,針對媒體反映個別共有產權住房項目戶型不好、合同存在霸王條款等問題,我們加大日常監管力度,及時修訂共有產權房建設導則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提供更為完善的品質標準支撐。同時,進一步升級和優化商品住房供應,在熱點區域和地塊,推出“限地價、競政府共有產權份額、競高品質方案”的土地出讓方式,通過限地價和商品住房中競共產份額,避免高地價和高房價,通過競高品質方案引導企業理性購地,并切實提升住房品質。這些措施,都將促進我市住房宜居品質的全面提升。
開展專項整治,理性租購住房
我們還將開展商品住宅小區配建公共設施建設和移交問題專項整治,確保依規依標配建、移交和投運。推進老舊小區改造進入新階段,今年我們計劃新開工300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約1100萬平方米,穩步推進老樓加裝電梯、央產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作。
此外,近期我們監測到,有部分投機性需求惡意炒作學區房,我們將堅決遏制、精準打擊,嚴格執行多校劃片、派位入學政策,嚴肅查處違規使用信貸資金購房問題。
我市始終保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堅定信心和決心,支持合理住房需求,鼓勵先租后買梯度消費,廣大居民可根據自身情況和實際需要理性租購住房。
來源:安居北京
編輯:wang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