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收并購的戲碼持續上演。
6月13日晚間,招商房托發布公告稱,買方(TreasureSupremeInternationalLimited,為招商房托的特殊目的投資工具)、賣方(SuperAllianceRealEstatePartnerL.P.)及保證人(瑞嘉投資實業有限公司,招商蛇口全資附屬公司)訂立買賣契約。
據此,招商房托計劃收購目標公司51%股權,而目標公司擁有北京招商局航華科貿中心46.41%的權益。
觀點新媒體查閱發現,賣方由招商蛇口聯合PAG太盟投資集團于2017年設立,也就是說,招商蛇口為賣方的控股公司,而這筆收并購實則是一次母公司資產注入。
早在2019年12月10日,招商房托叩響港交所的大門,成功敲鐘上市。上市之初,招商局商業房托曾公告表示,母公司招商蛇口還有潛在物業可以注入。
兩年半時間過去,招商蛇口尚未開始將資產注入招商房托,僅在業績會上表示這些持有物業成熟時,會擇機注入。
對招商房托而言,母公司注資似乎是一件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情。與此同時,通過收購母公司優質資產,能夠迅速擴大自身的資產管理規模,同時保持一定的投資收益。
不過,這一次注資也讓資本市場頗感意外。
據了解,在招商房托的IPO發布會上,該公司管理層就曾提到,除了五項底層資產,未來仍將有三項優質潛在物業或將注入,而這類資產以大灣區城市的優質標的為主,其中包括匯港二期、太子港二期以及新時代廣場二期項目。
這一次注入的標的資產,是灣區2000公里以外的北京城。
資料顯示,目標物業為位于北京市朝陽區建國路108號、108A號、108B號、110號、112號、116號、118號、118A號及118B號的名為招商局航華科貿中心發展項目的單位。
而招商局航華科貿中心的發展項目由招商局大廈、友邦保險NPA中心、連接招商局大廈與太平金融中心的01-04連接裙樓、招商銀行大樓、中國惠普大廈、橫琴人壽大廈、梵悅108、中國工商銀行大廈及太平金融中心共同構成。
為何首次注入的資產,選擇了北京物業?
一方面,招商房托資產組合大多位于深圳蛇口,上市初始物業資產組合由位于深圳的五處優質商業物業組成,分別是甲級寫字樓新時代廣場、購物中心花園城,以及科技大廈、科技大廈二期、數碼大廈3處寫字樓綜合體。
也就是說,倘若注入灣區資產,更多的作用是擴充招商房托資管規模,而此次注入北京資產,則能夠在擴充規模的同時,實現招商房托資產組合地域的多元化。
在今年3月的業績會上,招商房托管理層亦多次表示:“招商蛇口也在不斷找尋新的投資機會來擇機補充招商局商業房托,擴大市場管理規模,爭取市場組合更多元化,這是我們的目標。”
另一方面,標的物業位于北京朝陽建國路,是首都的核心區,商辦租賃需求十分旺盛,而此次標的物業亦相對比較優質,資產注入之后,能夠迅速為招商房托帶來增值和收益。
資料顯示,招商局航華科貿中心于1998年落成,于1999年開始營運,項目內包含商業區、寫字樓,土地面積約為32萬平方米,樓面面積達到4.84萬平方米,而可租賃面積4.08萬平方米。
根據公告披露的數據,于2021年3月31日,上述項目的出租率為66.4%,平均租金為326.83元/平方米/月,按此基準計算,月租金達到886萬元。
根據第三方數據顯示,朝陽區建國路附近的商鋪出租價格大約在400元/方米/月左右,而寫字樓的租金在150元-200元/平方米/月不等。
綜合來看,招商局航華科貿中心的平均租金與所屬地區相當,結合出租率、月租金總額等數據來看,整體還算優質。
從交易代價來看,此次收購事項的購買代價初步定為13.42億元,金額相等于協定物業價值的46.41%加初步經調整資產凈值,整體來看,還算比較劃算。
公告提到,協定物業價值27億元(即經各方協定的目標物業資產價值)乃由自愿買方/賣方經計及目標物業之質量及過往表現后按公平原則厘定。
協定物業價值較于2022年3月31日之評估價值(即人民幣27.3億元)折讓約1.1%,而按目標物業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月租總金額(即人民幣886萬元)計算,相當于3.9%的估計凈物業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