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我國《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落地,方案要求 “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作為“行動”啟動之年,2020年來國企并購整合加速。
9月,山西省宣布整合同煤、晉能、陽煤、潞安、晉煤五大國企,合并成立晉能能源控股集團,下設煤炭生產、電力、煤機制造三大板塊,成為全國最大煤炭企業,年產量超過5億噸。而后,山東省兩大交通巨頭山東高速集團與齊魯交通宣布合并,一統省內路橋資產,下屬三家上市公司,坐擁總資產近萬億,合計運營管理路橋7202公里,成為全國最大的交通企業之一。此外,局部的市屬企業中,北京、武漢等地也披露了多起國企并購重組案例。地方國企“同業整合”、“聚焦主業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改革趨勢十分明顯。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國企整合計劃早在去年便已啟動。2019年底,深圳國資委集結天健集團、建安集團、綜合交通設計研究院、路橋集團四大國企,組建特區建工集團,搶抓“雙區驅動”重大歷史機遇,全力做優做強深圳城市建設與服務平臺。
緊抓“雙區驅動”政策紅利
城市更新迎新機遇
截至2019年底,建工集團共有總資產465億元,2019年營業收入217億元,凈利潤22.45億元,已獲得市政與建筑施工總承包“雙特級”、市政與建筑設計“雙甲級”資質,業務涵蓋房建、水污染治理、軌道交通建設等多領域,承擔了深圳超70%道路、橋梁、隧道管養任務,累計獲得魯班獎5項、詹天佑獎3項,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區域性建工龍頭。
據介紹,特區建工全面對標上海建工集團,實施“兩步走”戰略:2022年實現資產規模600億元、營業收入500億元;“十四五”期末,力爭營收超1000億元,加快打造深圳城市建設與服務的核心骨干力量,加快建成國內外一流建工企業,打造成廣東城市建設與服務的深圳知名品牌。
有市場人士分析認為,我國已進入城鎮化發展的中后期,城市發展將由增量建設轉入存量更新階段。“十四五”期間城市更新、舊改、棚改等領域將成為擴大內需、增投資促消費、構建“國內大循環”的重要賽道。
目前來看,特區建工也正面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粵港澳大灣區”的雙重機遇。大灣區規劃中,深圳處于“核心引擎”地位;先行示范區建設方案更是提出了要加快羅湖舊城改造、擴建廣深高速、規劃建設深汕第二條高速等具體行政措施。
雙區紅利共振,疊加“十四五”規劃指引建工、基建行業未來發展方向,特區建工現已前瞻性地完成業務整合和工程準備。今年6月,深圳國資委將羅湖“二線插花地”棚改項目的主要負責企業——天健集團的股份注入特區建工,全面夯實了特區建工在城市建設和更新領域的工程業務能力。未來,隨著相關十四五規劃的落地和雙區建設項目的開展,深圳市城建、基建項目有望迎來全面爆發。
特區建工旗下核心資產,“一體兩翼”打造深圳城建“排頭兵”
天健集團作為特區建工旗下唯一上市企業,2019年底總資產占特區建工的86.67%,2019年營收占比67.74%,利潤總額占比80.18%,今后有望承擔核心企業職責,成為特區建工城市建設與服務的骨干力量。
在深圳國資體系內,天健集團在城市建設、城市更新領域表現尤為突出,營收和凈利潤不斷攀升,業績增長亮眼。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9.61億,同比增長64.24%;實現歸母凈利潤13.75億,同比增長451.42%;扣非歸母凈利13.64億,同比增長654.47%。
除了發展形勢良好的傳統建工業務外,天健集團還充分發揮投資帶動作用。去年全資子公司天健地產認購深圳壹創國際定增股份,完善公司規劃設計能力;公司還先后收購中宏景合51%股權和蘇商集團,增加建筑資質儲備,進一步拓展EPC項目承包能力。
經過戰略調整,天健集團現已形成了以城市建設與城市服務為主體,以投資和新型業務為兩翼,以大建工大管養大棚改三大平臺為長期方向的“一體兩翼三平臺”戰略。公司正聚焦城市建設和城市服務領域,持續向構建大建工、大管養、大棚改“三大平臺”邁進,具有明顯的綜合專業優勢和業務協同優勢,今后有望充分承接特區建工集團項目,持續受益基建刺激政策和雙區紅利。
密集儲備優質項目
三大業務發展后勁充足
城市建設業務上,天健集團在傳統市政工程的基礎上,積極布局新業務領域,加速轉型升級。2020年公司成功中標多項水環境治理項目,包括龍崗河、深圳河域、觀瀾河等水質提升及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工程。其中,茅洲河碧道試點段建設項目(光明段)是廣東省首批碧道試點,為特區成立40周年獻禮工程建設。截至三季度末,公司累計在手城建項目訂單172個,合同造價355.75億,同增15.32%。
綜合開發業務上,天健集團住宅項目多位于一二線城市核心地段,包括天健天驕、天健公館、上海天健萃園等,項目質地優良,利潤率較高,主要項目平均毛利率約60.40%。另一方面,公司圍繞發展戰略,從住宅開發商向“住宅開發+園區開發+特色地產開發”的綜合型地產商轉型升級。其中西麗汽車產業園項目系公司2015年競得,土地面積共9.05萬平方米,被列為2018年度深圳重大項目,開發潛力巨大。
于2016年底啟動的深圳天健創智新天地項目,曾連續4年被評為深圳市年度重大項目,預計將于今年年底竣工。據介紹,該項目占地面積2.67萬平方米,規劃計容建筑面積9.89萬平方米,是天健地產集團以產城融合為理念開發的第四代綜合性產業園區,聚焦半導體、新能源、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高科技產業,集產業辦公、服務式公寓、休閑商業于一體。
天健集團綜合開發業務前景良好,既有過去多個成功案例在前,也有如西麗汽車城、天健創智新天地等多個優質項目儲備在手。截至三季度末,公司主要在建項目共13個,計容建筑面積總計206.13萬平方米;主要在售項目12個,計容建筑面積總計197.87萬平方米;儲備項目2個,土地面積14.83萬平方米。
城市服務業務上,天健集團積極踐行國企的社會責任擔當,成為深圳特區棚戶改造工程的主力軍。由公司承接的號稱“全國棚改第一難”的羅湖“二線插花地”棚戶區改造工程,現已順利進入尾聲。今年6月,公司中標深圳寶安碧;▓@棚改項目,項目占地總面積約2.36萬平方米,現狀總建筑面積約3.89萬平方米。該棚改項目具備巨大的社會人文效益,建成之后不僅惠及近500戶回遷業主,還將提供約800套人才住房,配套幼兒園、便民服務站、文化活動室、社康中心等基礎設施,將成為功能齊全、配套完善、生態宜居的高品質社區,有效提升片區整體形象和發展品質。
公司表示,未來天健集團將充分展現國資國企的擔當作為,繼續堅持“一體兩翼”戰略,以構建大建工、大管養、大棚改“三大平臺”為長期努力方向,以做強規模、做優利潤、做大市值“三件大事”為總綱,充分發揮特區建工集團內的帶頭作用,助力特區建工集團成為專業能力一流、服務水平一流、運行機制一流的行業標桿。
在資本市場上,天健集團也受多方機構看好。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中國證金、中央匯金持股比例分別為2.8%和0.83%;同時廣發基金、長城基金等著名買方機構也成為公司股東,分別占公司流通股比例為0.47%、0.01%。華泰證券在研究報告中表示,公司當前業績維持高增長,后續仍有項目支撐,未來前景可期。
隨著未來幾年大建工成為深圳國資改革的重點領域之一,公司作為特區建工集團唯一上市子公司,將與母公司集團利益共振,在雙區建設中承擔重要市政民生建設職責,并獲深圳市政府傾斜支持,駛入成長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