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伊始,一場出乎意料的疫情悄然而至。中小企業由于自身現金流緊張,短期內業務前景不明朗,辦公樓租賃成本壓力加大。而聯合辦公因前期裝修和辦公設施投資較少、租約靈活、地理位置佳,在疫情下凸顯了一定優勢,受到企業青睞。
聯合辦公是一種為降低辦公室租賃成本而進行共享辦公空間的辦公模式。最早起源于美國,作為互聯網時代的共享經濟產物,聯合辦公一經出現就受到資本的追捧。聯合辦公服務商為入駐企業及會員提供一整套的辦公空間解決方案,在傳統辦公的基礎上還提供公共空間管理、法律支援、政策服務、融資支持等增值服務,辦公者還可與其他團隊分享信息、知識、技能、想法和拓寬社交圈子等,因此受到初創、科技類公司的青睞。
2014-2018:快速擴張
中國的聯合辦公市場是從2014年開始興起的,到現在已經發展了將近5年。早期資本市場對聯合辦公市場看好,并在2015年和2016年迎來融資高潮,包括天使輪、A輪、B輪等在內,2015年約17次、2016年高達28次,隨后2017年僅為8次。在政策和資本助力下,部分聯合辦公品牌服務商實現了快速擴張。2018年資本寒冬的到來,加速了行業泡沫的破裂,不少品牌關停、甚至退市。目前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加大,行業內的頭部企業加快并購,行業逐漸進入調整發展時期。
聯合辦公在中國的發展歷程
2019:調整與分化
2019年聯合辦公市場經歷了深度洗牌。年內優客工場IPO,氪空間因裁員、退租引發的負面輿論都對市場造成較大影響。一些品牌開始縮減項目甚至退市,但另一些品牌卻能逆勢擴張。在企業融資難度加大的背景下,聯合辦公行業逐漸由大規模擴張向精細化運營過渡,品牌之間呈現分化趨勢。從城市布局來看,一線城市聯合辦公市場占比高達71%,其中北京和上海是重倉區,均超過30%;深圳、廣州聯合辦公的市場份額分別為4.5%、2.5%;二線城市中成都、杭州、西安相對市場份額較高。從租戶類型來看,根據iiMedianResearch數據顯示,聯合辦公租戶集中較多的前三個行業分別是互聯網、教育和金融,占比分別為16.2%、15.9%、14.1%,而傳統企業也逐漸被聯合辦公的靈活高效所吸引而逐步轉化成為聯合辦公的租戶。
數據來源:iiMediaResearch
2020:“危”與“機”并存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整個社會仿佛被按下了“暫停鍵”,各大企業或停工或延遲復工,“在家辦公”成為首選。與此同時,出現了一些企業因無法承擔寫字樓的租金壓力而轉向聯合辦公,尤其是一線城市寫字樓租戶的主力——中小企業。中小企業由于自身現金流緊張,短期內業務前景不明朗,辦公樓租賃成本壓力加大。而聯合辦公服務的主要客戶恰好是在這次疫情中受沖擊較大的中小企業,聯合辦公因前期裝修和辦公設施投資較少、租約靈活、地理位置佳等優勢,對中小企業具有天然的吸引力。為擴大客戶群體覆蓋,有效利用此次疫情吸引更多企業入駐,各大聯合辦公品牌也出臺了相應的優惠政策,包括減免服務費、延長免租期、異地免費辦公、免費提供更多增值服務等,以刺激市場回暖。
疫情期間聯合辦公品牌優惠政策
未來展望
新冠疫情使得業主和租戶更加注重健康合理的工作環境和模式,能為企業提供靈活辦公模式的租賃策略將成為租戶選址的必要考量因素。未來,支持靈活辦公模式的遠程虛擬、互聯互通、大數據等技術將為聯合辦公提供更多的技術支持和發展機遇。相關領域如遠程醫療、在線問診、醫藥健康、線上教育、企業服務、生鮮電商、線上娛樂等行業也將迎來更多發展機會,為聯合辦公市場注入新鮮血液。
在疫情之后,隨著人們工作方式的改變及整個市場的變化,成本更低、租賃方式更為靈活的聯合辦公開始優勢凸顯。聯合辦公的未來分化趨勢將更為明顯,頭部企業持續引領行業發展,同時,在二三線城市也可以看到更多小而美的聯合辦公企業存活。
來源:中指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