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場動態:
5月24日北京新房成交37套,5月累計成交4401套,環比上月增加69.73%,同比去年上漲11.02%;二手房成交87套,5月累計成交10428套,環比上月增加16.19%,同比去年增加2.69%。
二、要聞簡析:
房住不炒”定調不變,今年房地產市場會怎么走
北京嚴查“學區房”炒作 二手房成交快速回暖
房價會降還是會漲?房住不炒的主基調未變,房地產市場依然存在較大空間
1、
5月2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對于2020年房地產方面的工作部署,共一百九十余字,主要包括推進城鎮保障房建設和農村危房改造;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支持加裝電梯;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2017年到2019年房地產從去庫存到穩樓市,2020年持續強調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建設,突出發揮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綜合帶動作用,培育產業、增加就業,相比于2019年堅持以中心城市引領城市群發展,更為強調城市群內城市整體有序發展。2020年棚改未提及,棚改大幕已經落下,下一步重點會轉移到老舊小區改造上來。
此次政府工作報告中,未提房地產稅。2018年及2019年,房地產稅立法連續兩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回顧房地產稅推進過程中的表述,自2013年中央提出對房地產稅進行立法后,“房地產稅立法”已板上釘釘,但同時,房地產稅落地還有多遠仍是未知。
2、
5月21日,北京市住建委官網披露,近期,北京市住建委執法部門聯合東城住建委、西城房管局、朝陽房管局、海淀房管局、豐臺房管局、通州住建委、大興住建委、昌平住建委、石景山住建委、懷柔住建委10個區住建房管執法部門開展房地產市場檢查,嚴查發布委托手續不全、虛假宣傳“不限購”、炒作“學區房”,以及違法群租、違規租賃等擾亂市場秩序的違法違規行為,21家房地產經紀機構被查處。 北京市住建委指出,為全力做好穩就業、穩預期工作,落實保民生、保市場主體任務,市住建委執法部門積極引導房地產市場主體單位開展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落實穩崗就業等各項政策。同時,持續加大互聯網違規房源信息整治力度,期間約談企業30余次,依法嚴厲打擊侵害群眾利益違法違規行為,全力營造穩定、安全的市場環境。 多位業內人士指出,近期二手“學區房”的價格出現炒作,中介違規操作的現象增加。 北京經過多次清理,目前已經取得較好的效果,值得其他城市效仿。
3、
今年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 專家指出,中央多次強調“房住不炒”傳遞的信號是,這將是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房地產市場調控的主基調,一方面強化了房子居住品的定位和功能,另一方面淡化弱化其投資品的炒作功能,這有利于降低房地產金融風險,促進樓市平穩健康發展。目前我國仍處于城市化加速階段。2019年城市化率為60.6%,按保守估算,每年大約1200萬人口進城,所以城鎮的住房需求還在不斷增加。一方面需要為新進城居民解決住房問題,另一方面原來的城鎮人口的住房需求也還有不少缺口。 為了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住房美好愿望,隨著城鎮人口的不斷增加,住房的供應必須不斷增加,直到城市化目標完成,這個趨勢不會改變。本次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出,“因城施策”。此次兩會重提“因城施策”,其含義在于希望各地基于樓市實際情況來決定具體實施政策,為各地政策松綁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實際上今年各地土地交易和房屋交易都很弱,各地進行政策放松是有必要的,市場交易只有穩定,樓市才能發展得更好,預計兩會后政策放松概率加 大。
三
住房公積金怎么改?兩會熱點分析來了
住房公積金制度是否應取消?這一話題的爭論自今年2月起持續發酵,并成為今年“兩會”期間的熱點。5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明確提到要“改革住房公積金制度”。由此,市場人士解讀,中央定調公積金制度的方向是改革,而非取消。社會上關于取消和保留公積金的意見不一而足。今年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對于公積金也有多項提案建議。
在具體的改革方向上,這個制度是對購房者有益處的,所以還是不能一刀切地取消,而是要改革其不合理的地方。一方面要讓貸款的程序更加便捷,使更多購房者享受到購房優惠;另一方面,公積金的貸款利率要比銀行貸款利率有更大的優惠,才能真正幫助購房者。目前提出的4個改革方案,幾乎代表了學界提出的改革方向。一是提高統籌層次,加強地區間互融互通,提高收益率;二是整體改制為國家住房公積金管理公司,成為獨立法人的非銀行金融機構(美國“兩房和吉利美”的思路);三是改組為國家住房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的思路);四是與企業年金合并(新加坡中央公積金的思路)。中國人數眾多,并且現在制度基本格局已經形成,這項合并改革涉及到兩個部委,協調難度很高。
來 源: 證券時報
編 輯: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