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名業主爆料,自如管家跟他們溝通要求減租,否則將按照合同約定的條款解約,自如將賠償業主兩個月房租,同時業主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補償自如改造房子所支付的裝修及家電費用。
自如在6月28日回應稱,目前所有業主都在按時打款;確有個別合約在和業主友好協商溝通優化,也是受疫情空置、商區變更等因素,出現了收出倒掛趨勢做出的調整,但都會最大程度保障業主權益,按照合同約定友好協商。對此,律師稱,業主與長租機構是利益共同體,疫情影響需共商共擔。
“目前市場大環境如此,我也只能先降300元租金”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長租公寓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全國重點18城6月第三周租賃市場成交量又出現小幅下降。分城市來看,北京市6月上旬成交量環比出現明顯上漲,但由于疫情反復影響,全市應急響應級別重新上調,6月第三周成交量相比第二周下降了31.0%。雖然長租市場長期向好趨勢不變,但疫情影響還是讓行業嚴陣以待。
劉岳(化名)是一家長租公寓企業的員工,他告訴記者,他們公司的房源一直比較搶手,但今年有房東找到他們主動表示可以接受降低房租,以期快速成交。
“適當降低一些房租總比空置好,為了減少虧損,很多房東都愿意接受將月租金價格下調200-300元。”劉岳表示,“我們公司在常營區域有不少出租房源,最近部分距離地鐵較遠的房子普遍降價。”
越來越多的業主感受到了市場的變化。北京海淀區的周先生多年來一直把房子委托給某中介機構出租。房子位置在西四環,以往成交周期都很短,但今年房子已經空置了將近兩個月。
“之前委托時每個月租金6500元,但現在這個價根本沒人問。因為我是通過中介出租,租不出去我就收不到租金,挺著急。上周已經把掛牌價降了300,還空著呢。”周先生說,自己查了北京租房市場的近況,發現降房租是個普遍趨勢。
“聽說最近有長租公寓在和業主談降租金,市場就這樣,沒辦法。長租公寓至少還給業主按時打款,即使降點租金也還有大頭收入。不像我,完全沒租金可收。感覺越是市場變化,越該把房子給長租機構,房子收拾的有品質,相對好租,旱澇保收,畢竟租金稍微降點總比空著好。”周先生表示。
北京房地產中介行業協會秘書長趙慶祥建議,房東或者業主需調整心態,接受租金穩中有降的現實。
律師:自如做法合規合法但應做好溝通管理
面對疫情帶來的壓力,很多長租機構推出了包括加大優惠力度、調整個別房源合同的做法。
自如相關負責人接受采訪時表示,一些區域受疫情調控等因素影響,房屋租賃市場出現了顯著變化,特別是個別房屋出現委托價格與租賃價格倒掛的趨勢。“為了與業主和客戶實現長期的合作共贏,我們與這部分業主展開了適當調整委托價格的友好協商。”
多名自如業主表示,雖然他們目前還未與自如就減租一事達成一致,但自如目前仍在按時給業主打款,沒出現逾期未付房租的情況。
一些業主對自如提出的裝修費用及裝置設施的補償感到不理解。知名律師龐九林了解此事后,建議自如應該做好溝通管理,以合同條款為基礎,柔性化解決此事。
“裝修折舊費的補償,每個業主情況都不同,補償金額等具體細節,有待于雙方以合同條款為基礎,坐下來具體協商解決。目前自如表示‘會始終本著平等協商的態度直至雙方合意為止,如果這一點確實得到落實,未來自如進一步嚴格要求一線管家與業主溝通的規則、態度、方式,能做到與業主充分協商,最大程度上保護業主利益,那么即使啟動合同中單方面解約的條款,也會贏得業主的認可。”龐九林律師說。
自如在官方回應中表示,理解部分業主對房租水平和價格走勢有不同的看法,但自如將堅持友好協商的原則,嚴格遵守合同約定的內容,切實保障業主的權益,盡力妥善解決問題。
知名律師劉博今從行業健康發展層面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業主與長租機構如果都各退一步,共商共擔,則是海闊天空,獲得共贏。
“疫情成為合同履行期間的意外因素,長租機構與業主在某種程度上是利益共同體,自如給業主帶來機構化運營下的各種效益,省時省心省力。雙方一直都維護著這份默契和平衡,共同促進租賃行業的和諧發展。在自愿合理的前提下,雙方如果都退一步,理解和體諒對方,不帶任何情緒地回歸到合同本身,回歸到當下的特殊情形下,審視自身利益和未來長遠的權益,則雙方乃至整個租賃市場在共度時艱后,都可能進一步海闊天空,否則對整個行業來說是一損俱損。疫情之下,更需要立足法律合同中的理性和冷靜,而不是意氣用事。”劉博今律師稱。
北京房地產中介行業協會秘書長趙慶祥認為,租金經過2018年快速上漲后,目前出現穩中有降是正常的,租金水平是市場自動調整的結果和供求變化的反映,建議相關企業及廣大業主及時主動做出調整,以獲得長期、穩定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