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在北京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我國高端公寓以服務式公寓為主,占比約70%;青年公寓基本以緊湊型產品為主;租賃式社區中青年型產品和家庭型產品幾乎平分秋色。這說明“獨立單間且租金水平可控的小戶型”是市場供需兩旺的產品類型。
10月21日,由中國飯店協會主辦、ICCRA住房租賃產業研究院承辦的第三屆住房租賃產業國際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上發布了我國首份專門針對租賃住房產品的分類標準研究報告——《中國租賃住房分類標準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結合我國租賃市場實際提出“租賃住房產品分類5P模型”,即租戶需求(People)、地理位置(Place)、租金水平(Price)、產品裝修配置(Product)及具象體驗(Physical Evidence),并依此首次提出服務式公寓、生活方式型公寓、青年公寓(舒適型)、青年公寓(緊湊型)、宿舍型公寓、租賃式社區(青年型)、租賃式社區(家庭型)等7類產品的詳細區分標準。
報告顯示,我國租賃住房類型整體呈現出明顯的“正金字塔”形態:滿足年輕人需求的青年公寓占比最大,超過80%;其次是滿足新市民需求的租賃式社區,占比超過10%;面對企業基層員工的宿舍型公寓占比8.62%;高端公寓比例僅為1.35%。
報告指出,十幾年來,隨著客群對產品品質要求的不斷提高,我國住房租賃產品逐漸開始細分,住房租賃運營企業也開始探索多產品線發展戰略。但當前租賃住房供需層面仍然存在著戶型錯配、價格錯配、位置錯配的問題。
“發展保障性租賃租房在政策端與市場端已經達成了共識。現在不是要不要做的問題,而是怎么快速落地、擴大供給的問題!盜CCRA住房租賃產業研究院院長、中國飯店協會公寓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理事長趙然認為,迅速提供有效、標準化供給是緩解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難的途徑。
報告預測,保障性供給作為基石、市場化供給作為有益補充,兩駕馬車并行的“雙軌制”將成為我國住房租賃行業的顯著特點。
來 源:中國新聞網
編 輯: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