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北京交出“經濟增長13.4%”等一系列亮眼成績單。對此,7月20日,北京市發改委舉辦北京市上半年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媒體解讀會。北京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既要科學看待上半年成績存在的特殊性,也要認識到經濟恢復過程中不確定性問題仍存,在下半年需付出更大努力。
數據顯示,北京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長達到13.4%,高于全國0.7個百分點;縱向來看,則較2019年同期增長9.8%,兩年平均增長4.8%。
對此,北京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這一成績來之不易,也要全面、科學、辯證地看待:“這是在國內外環境錯綜復雜的情況下,依靠科技創新長期結構調整、新舊動能加速轉化的結果。但具有一定特殊性,這當中有去年基數低的影響,也有疫苗產業爆發性增長拉動的原因。”
據了解,目前北京的四支疫苗在國內獲批附條件上市或緊急使用、產量占全國90%左右,而疫苗產業的帶動作用主要體現在工業增長中。發改委負責人介紹說:“上半年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1.4%,其中國藥北生研和科興中維兩家企業的疫苗累計產值突破1200億元,帶動醫藥制造業增加值增長2.9倍,兩年平均增長94.2%,不僅為抗擊疫情貢獻了北京力量,也成為支撐工業高速增長的核爆點。”
此外,與疫苗產業同屬高精尖產業的電子行業也表現亮眼,行業增速達到25.7%,兩年平均增長了20.3%,其中小米手機的二季度銷量首次躍居世界第二。
事實上,就在7月14 日,小米宣布其智能工廠二期在北京市昌平區正式動工,未來將主要負責小米高端機型的量產工作。據悉,二期工廠占地面積達到 58300 平方米,計劃將于 2023 年投產,預計能夠年產智能手機 1000 萬部,相比原先的一期工廠產能提升10倍,年產值約600億元。
要激發市場的主體活力,除了發揮大型企業的帶動作用,北京同樣關注中小微企業和商戶小店的生產經營狀況。上半年,北京圍繞減稅降費、援企穩崗、金融支持、精準助企等方面出臺了21項實施細則,為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供氧輸血”。
據悉,北京上半年發放普惠小微信用貸款736.3億元,減征小規模納稅人等小微企業增值稅20.6億元,發放失業保險返還、以工代訓等減負穩崗政策補貼資金27.92億元、惠及109.7萬人次。在助企紓困的同時,北京也保住和催生了大量市場主體,上半年新設企業11.6萬戶,兩年平均增長12.5%,其中占比超四成的科技型企業兩年平均增長則達到16.8%。
雖然上半年經濟運行穩中向好,但在談及北京下半年經濟情況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同時還要看到經濟恢復過程中不確定、不穩定、不均衡問題依然存在,下半年推動經濟持續恢復和高質量發展還需要付出更大努力。”北京將持續加強經濟運行監測和政策儲備,通過確定性措施來有效應對不確定性因素。
來 源: 北京商報
編 輯: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