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布報告顯示,2021年末我國宏觀杠桿率為272.5%,比上年末低7.7個百分點,已連續5個季度下降,穩杠桿取得顯著成效。預計隨著經濟進一步恢復發展、內生增長動力不斷增強,2022年我國宏觀杠桿率將繼續保持基本穩定。
央行發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2021年末我國非金融企業部門杠桿率為153.7%,比上年末低8個百分點;住戶部門杠桿率為72.2%,比上年末低0.4個百分點;政府部門杠桿率為46.6%,比上年末高0.7個百分點。
報告認為,疫情以來,我國以相對較少的新增債務支持了經濟較快恢復增長,宏觀杠桿率增幅相對而言并不算高。與主要經濟體相比,我國宏觀杠桿率增幅相對可控。疫情防控得力、經濟穩步恢復、宏觀政策有效等因素共同促進我國宏觀杠桿率保持基本穩定。
央行相關人士分析稱,宏觀政策有力、有度、有效,以可控的債務增量穩住了經濟基本盤。從兩年平均看,2020年、2021年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分別為9.5%和11.8%,同兩年平均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并略高。得益于此,我國非金融部門債務增長相對克制、可控,2021年總債務余額同比增長9.7%,增速較上年末低2.7個百分點,處于歷史較低水平。
報告認為,我國宏觀杠桿率穩中有降,為未來金融體系繼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創造了空間;同時我國疫情防控形勢良好,經濟增長韌性不斷增強,也為未來繼續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創造了條件。
來 源:新華社
編 輯: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