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建設銀行實現歸屬于本行股東的凈利潤3025.13億元,同比增長11.61%。建設銀行董事長田國立3月30日在2021年度業績發布會上表示,數字化精準投放的普惠金融貸款,已經從保本微利成為業績推動力。建設銀行的新金融探索實踐讓該行可以跳出傳統金融視角去尋找答案。
數據顯示,根據2021年的監管口徑,建設銀行普惠金融貸款余額1.87萬億元,較上年增長31.60%。建設銀行副行長王浩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2021年建設銀行普惠金融新發放貸款的平均利率是4.16%,比上年下降了20個基點;同時,普惠金融貸款的不良貸款率低于總體水平。
對于建設銀行普惠金融貸款資產質量較好的原因,王浩分析,從外部看,國家對小微企業助企紓困、減費降稅、讓利延期等政策精準直達實體,助力中小企業和困難行業恢復發展;從內部看,建設銀行的普惠金融是數字普惠,該行不斷擴展用數的來源和規范性,打造了多部門協同管理的企業級風控管理體系。
關于今年的信貸投放重點,建設銀行副行長紀志宏表示,建設銀行將精準做好國家重大項目對接,支持好適度超前開展的基礎設施投資;將保持房地產貸款平穩有序投放,更好地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在做好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重點區域信貸服務的同時,也適度加大對中西部、東北地區信貸投放支持力度。
建設銀行如何研判房地產業務風險、未來執行何種房地產信貸策略,備受市場關注。
建設銀行首席風險官程遠國表示,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進程中,房地產方面的局部領域和個別客戶的風險釋放難以避免。目前,房地產行業出現波動,資產質量管控面臨一定壓力,但房地產正邁向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個別客戶的風險顯現并不能影響整個行業的平穩健康發展。
據他介紹,從建設銀行的情況來看,2021年建設銀行房地產行業的資產質量仍然保持相對穩定,不良貸款率低于境內對公貸款的平均不良貸款率。同時,重點房企貸款的總量占比相對較少,對資產質量的影響總體可控。
程遠國表示,房地產業對于經濟金融的穩定和風險防范具有重要的系統性影響。下一步,建設銀行將滿足房地產領域合理融資需求,加大結構調整力度,推進住房租賃戰略,同時做好房地產領域的風險研判和客戶監測,確保資產質量穩定。
截至報告期末,建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42%,較上年下降0.14個百分點。程遠國表示,今年建設銀行將繼續保持管理定力,穩妥有效地應對“三重壓力”、疫情反復、地緣政治所帶來的沖擊,加強風險管理的承接性、主動性、針對性和有效性,預計資產質量和信貸成本將保持平穩。
他表示,建設銀行將持續優化信貸結構,進一步加大對普惠金融、綠色金融、消費金融、住房租賃等領域的支持力度,這些領域的資產質量總體向好。
來 源:中國經濟網
編 輯: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