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27日發布消息稱,截至2022年6月底,川渝兩地累計發放異地住房公積金貸款17.9億元,為兩地人才要素自由流動提供了有力保障。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底,川渝兩地累計辦理異地轉移接續2萬人次,轉移金額3.43億元;累計發放異地貸款5037筆,發放金額17.9億元,為兩地職工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住房公積金服務。
自2020年川渝兩地開展住房公積金一體化發展以來,兩地主管部門打通住房公積金系統信息壁壘,率先實現住房公積金繳存、提取、貸款等50余項信息實時在線共享,互查效率由“分鐘級”提升到“秒級”;在率先實現8個跨省通辦事項的基礎上,設立線上線下“雙綠色通道”,通過全程網辦、代收代辦和兩地聯辦,完成12個川渝通辦事項,實現異地轉移接續最快當天辦結。
為解決大城市住房問題,重慶、綿陽兩地率先試點開展住房公積金資金融通使用,由綿陽中心向重慶中心提供異地貸款專項資金,首批融通資金2000萬元落地生效,目前這期資金已到期歸還,已初步積累了資金跨區域借、用、還全流程閉環運作經驗。
據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透露,第二批融通資金2000萬已由綿陽中心提供給重慶中心,資金融通使用逐步常態化、制度化。
此外,川渝兩地還協同開展了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試點,積極構建適合靈活就業群體的政策體系,協同爭取稅收減免、繳存補貼等政策支持,目前已有約13萬名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試點。這也為探索擴大住房公積金制度受益范圍提供了典型范例。
來 源: 中國新聞網
編 輯: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