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仲量聯行發布2022年度“中國40城辦公樓市場指數”。
報告指出,回顧2022年中國40城辦公樓市場,結構性壓力疊加階段性不利因素影響了市場復蘇進程。在經歷了2021年經濟的筑底修復之后,少數城市因2021年累積的需求釋放,得以在開年保持強勁勢頭,另有部分城市弱勢開局,進而經歷二季度持續封控導致的經濟活動阻斷,多數城市在三季度回歸常態和穩定之后,再次經歷年末因動態清零政策放開帶來的短暫大規模停工停產?梢钥闯,全國整體辦公樓市場復蘇進程充滿挑戰。
排名前10的城市中,城市排名全年保持不變,可見頭部城市應對不利因素擾動的韌性較強,同時市場走勢保持一致。其中,深圳甲級辦公樓市場全年新增供應約145萬平方米,穩定的總部自用需求支撐新項目有效去化,從而拉動指數全年上升1.4個點。除此之外,成都、杭州、武漢、長沙因相較穩定的市場表現,均錄得指數全年的小幅正增長。
排名11-20的城市中,全年來看,雖然部分城市排名有所對調,但指數變化均在正負0.1個點以內。這些城市大多經歷了連續數個季度的低迷,受制于新增需求有限難以突破市場表現的瓶頸,同時以價換量的有效性正在減弱。
排名21-40的城市中,全年來看,雖然指數及排名僅小范圍波動,但城市間市場表現仍有差異。昆明由于新租需求疲軟,去化不及預期,業主年內連續四個季度承壓降價,平均租金維持下行通道;烏魯木齊的租賃活動因嚴格疫情管控政策受到影響,指數排名由年初的第31位下降到第33位;濟南的市場表現趨于分化,以大型國企、民企為代表的基石需求穩定釋放,但中小企業活躍度明顯減低;而哈爾濱、泉州、銀川、拉薩等排名靠后的城市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擾較小,辦公樓市場表現趨于平淡。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及研究部總監龐溟表示:“整體來說,當前經濟運行保持恢復和回穩態勢,各部門、各地區正抓住窗口期、機遇期、攻堅期奮力沖刺,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繼續向市場發出穩增長、擴內需的明確信號,穩健的貨幣政策精準有力,更好滿足實體經濟需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財政支出結構持續優化,加大重點領域投入,增強精準性和針對性,推動鞏固經濟穩中向好基礎、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來源:仲量聯行
編輯:jinb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