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作為一座人口超2100萬、市場主體超330萬、GDP超2萬億元的超大城市,成都人口大幅增加,城市社會結構和組織形態趨于多元,群眾利益訴求復雜多樣,城市社會管理面臨諸多新挑戰。如何通過“智慧蓉城”建設為牽引,全面推動城市經濟、生活、治理數字化轉型,是成都發展的應有之義和當務之急。
“智慧蓉城”建設是成都市全面推進新型智慧城市的重要決策,是成都提升敏捷科學治理能力的重要突破口。成都正以“智慧蓉城”建設賦能城市治理,以全面推進“一網通辦”“一網統管”“一網通享”“一鍵回應”為推手,下足“繡花功夫”做優公共安全、公共管理、公共服務,變“治理”為“智理”。
提升打造智能中樞,努力落實“一網統管”。運行的重點,在匯聚城市運行相關數據資源,圍繞打造“—件事”高效處置應用場景,推動實現“—屏觀全域、一網管全城、一體防風險”。
目前成都市正在開發“三級平臺、五級應用”城市大腦信息系統,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城市生命體運行感知監測反應處置機制。23個區(市)縣智慧蓉城運行中心實現與市城運中心對接聯通,支持100多項區(市)縣應用場景構建,初步實現城市運行“一屏全觀”。
構建數據賦能平臺,努力落實“一網通享”。新津區通過建設“基層報表通”,將“基層人工統數據”變為“部門智能提數據”,切實減輕基層壓力。目前,成都已建成政務服務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實現與省級、區(市)縣跨層級聯通,日均交換數據資源3600萬條;建成公共數據開放平臺,政務部門和公共企事業單位依法依規向社會開放數據超過1.25億條;搭建公共數據運營服務平臺,支撐新經濟企業打造了涵蓋數字證書認證、企業內控智審等40余個落地應用場景,釋放數據要素潛力,更好賦能經濟發展、服務社會民生。
推進公共管理智慧化,努力落實“一網通辦”。以天府新區不動產登記“一網通辦”為例,運用“互聯網+區塊鏈”實現信息互聯共享,在線提交不動產登記申請最快僅需3分鐘,實現“零材料、無紙化,零跑路、不見面,零等待、馬上辦”高效便捷的不動產登記服務,切實解決了群眾辦事跑多地、時間長等實際問題,極大縮短了登記耗時。成都打通了“城市大腦”與管理末梢的“神經”,初步構建形成市和區(市)縣兩級聯動的城市運行指揮體系,打造的“蓉易享”“蓉易辦”智能服務平臺,實現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100%“最多跑一次”、90%以上“可全程網辦”,平均跑動次數壓縮到0.3次以下。
推進公共服務智慧化,努力落實“一鍵回應”。成華區積極運用人工智能和知識圖譜技術,啟動全市首個“AI+12345”智能感知系統,初步實現科學分類、自動簽派、智能回復、預警監測等功能的升級改造,智能簽收率100%、智能轉派率85%、準確率達80%以上,實現了實時動態監測轄區內各類熱點問題、突發事件、矛盾隱患、公共服務等訴求,對熱點問題和突發事件進行實時預警,為高效及時處置民生訴求提供數據支撐。
來源:戴德梁行
編輯:jinb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