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8 日上午,一場備受矚目的復旦大學張江研究院南通科創中心院士項目入駐儀式盛大舉行。維申醫藥、正誼醫學、振卯科技、芯安醫療等 9 個院士項目與科創人才項目,正式簽約進駐中南高科·車創智慧產業園,為南通市崇川區生命健康產業的騰飛注入強大動力。
復旦大學黨委副書記、上海醫學院黨委書記、美國微生物科學院院士袁正宏,以及崇川區委書記胡擁軍出席此次活動并發表重要講話;顒佑沙绱▍^委副書記、市北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徐海燕主持,區領導張明星、黃劍波、徐煒也一同出席。
袁正宏在致辭中提到,伴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持續推進,南通作為長三角中心區城市,正全力推動跨江協同發展,積極接軌上海,融入長三角地區。復旦大學與崇川向來有著深厚的合作根基,雙方不斷探索更為廣闊的合作空間。兩年前,復旦大學張江研究院與南通市崇川區、市北高新區攜手共建復旦張江南通科創中心,借助上海及浦東張江地區的產業資源優勢,搭建起南通與上海在人才、科技以及產業資本等方面互動交流的橋梁。袁正宏期望以此次入駐南通車創智慧產業園為契機,充分發揮復旦大學的科技引領與創新輻射作用,進一步推動滬通兩地在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促使校地合作邁向新高度。
胡擁軍代表崇川區委區政府對項目簽約入駐表示熱烈祝賀。他指出,崇川作為南通主城區,是全市城市功能、產業發展、創新要素以及各類人才高度集聚的核心區域。近年來,崇川借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以及長江口產業創新綠色發展協同區建設的東風,與復旦大學在科技創新、平臺搭建、人才培育等多個領域展開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復旦大學張江研究院南通科創中心的成立便是有力例證。胡擁軍希望該中心能夠持續發揮平臺與人才優勢,深化高水平產學研合作,加速創新成果轉化,為崇川的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力量。區委、區政府也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平臺運營與企業發展,助力平臺做優、企業做強,實現互利共贏。
據復旦大學張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胡建華介紹,復旦張江南通科創中心運營兩年來,積極對接人才科創企業,累計達 100 多家,成功引進落地 20 余個生命健康產業優質項目,吸引高層次人才 10 余人。目前,相關合作已初見成效,成為長三角一體化背景下校地合作的成功典范。下一階段,復旦張江南通科創中心將攜手各高?蒲性核、投資機構,進一步完善合作交流機制,優化區域協同創新環境,拓寬科技創新路徑,共同打造優質高效的產業鏈與科技創新共同體,為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譜寫新篇章。
中南高科·車創智慧產業園作為南通市崇川區“工業上樓”和標準廠房混合用地節地模式的標桿園區,多次榮獲政府部門的表彰與肯定,還入選江蘇省自然資源廳“新上工業項目節地模式(技術)典范”名單,為“新質園區”的打造樹立了優秀榜樣。
該園區選址南通重要城市副中心——市北新城板塊,處于長三角一體化北進的“橋頭堡”位置,總占地面積 228 畝,總建筑面積 26.7 萬平方米,周邊生活配套、交通條件、產業發展以及環境生態等資源豐富且成熟。
為了更高效地利用土地資源,高科一方面通過優化空間布局,提高建筑研發辦公與產業配套的比例,滿足科技型企業的生產需求;另一方面創新園區配套規劃,打造 1 家星級酒店、1 棟酒店式公寓以及 1.5 萬平方米的社區商業,全方位滿足企業生產生活需求,構建一個多元、生態、充滿活力的新型產業園區。
中南高科·車創智慧產業園聚焦汽車零部件、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領域,著力引進相關企業,推動產業集聚發展,構建全產業鏈推進的新業態。走進已入園的比博斯特(江蘇)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潔凈的車間內,自動化生產線有序運轉。
該公司南通制造中心廠長劉興博透露,“公司南通制造中心已全面實現量產,全棧智能制動產品年產能可達 200 萬套,半年產值高達 9000 萬元。”
在相隔數棟樓的南通百易德電子有限公司,普通車間與無塵車間同樣一片繁忙景象。這家專注于汽車駐車加熱器控制板、控制開關的企業,其總經理錢偉表示:“園區管理規范,環境干凈整潔,綠化良好,更關鍵的是符合產業發展方向。隨著訂單量的不斷增長,今年公司將新增生產線,擴大投資規模!
目前,以園區為依托,南通百易德已與國內多家汽車廠家達成合作,并成功加入全球著名汽車供應商——偉巴斯特的供應鏈,積極拓展國際市場。像百易德電子這樣,園區內不少企業已實現產業鏈縱向協作,如與勢航、京芯光電展開合作。在華匯智谷,福力加特、綠吉新能源等 6 家智能制造新能源領域的企業也形成了上下游關系。“入鏈融鏈”的產業集聚效應正在園區內不斷顯現。
漫步在中南高科·車創智慧產業園,像比博斯特、百易德電子這樣的優質科技企業隨處可見。園區目前入駐企業中,不僅有上市公司、外資企業,還有眾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以及專精特新企業,更吸引了一批國家、省級科創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