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提前做了很多準備和防疫工作,但是仍然遇到了巨大的不可抵抗的困難。”眾多品牌公寓負責人表示。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原本就遭遇重新洗牌的長租公寓企業舉步維艱。一方面,受疫情影響租賃企業運營壓力加大,另一方面企業面臨強制清退租客及租客返程反彈的雙重窘境。而對租客而言,亦經歷著“有家難回”的狀況。
集中式住房租賃企業面臨強制清退及租客反彈的窘境
2月11日,據澎湃新聞了解,部分城市的街道、社區要求轄區內集中式住房租賃企業清退租客、關店,但另一方面,返程租客開始反彈。
以上海為 例,部分街道要求集中租賃場所“不得接受返滬人員,已經返滬的人員各場所也不得接受,各場所入住人員增量一律為0”。
“零增加意味著只出不進,那么返程的租客就無法入住,同時部分街道要求我們停止營業。企業宿舍產品面臨這一問題更為嚴重,我們的很多租客都是服務業從業人員,春節期間沒有回家,例如快遞小哥,他們在保障城市的正常運行,但是這些人現在無法正常入住門店,面臨無家可歸的境地。租賃房是很多普通勞動者在城市中的家,在這場疫情中我們奮戰防控疫情,就是為了保障他們的正常租住生活。”魔方公寓相關負責人表示。
安歆集團作為國內聚焦于企業員工公寓的長租企業近期也面臨同樣的困境。
安歆集團政府關系負責人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近期和同行一樣有陸續接到街鎮、派出所層面的通知,不允許新招租客、不允許返城住客入住,最嚴重的有要求門店內的租客三日內全部清退,所有人員不得入住。“我們完全理解抗疫工作的重要性也在全力推進,但是要清空門店住客這會對入住企業和員工以及政府層面防疫工作有序推進帶來極大負面影響。”
“我們在全國160余家門店入住的大都是城市中服務型行業的基層員工,如快遞物流、商超餐飲、外賣保潔等抗疫所需的民生行業。”上述負責人認為,一旦要求這部分企業員工全部清退,租客將面臨無處居住的境地,未來更多的也只能選擇群租房,這與國家推進租售并舉、關注低收入人群住宿難是相悖的。
不得接待新客,長租企業面臨經營壓力
而挑戰不僅僅來自于政策面要求企業清退租客,包括旭輝領寓、中駿方隅、朗詩寓、灣流國際等在內的多家長租企業也因無法接待新客,企業經營面臨壓力。
“應各地政府要求不得接待新客,暫停帶看、延緩出租,范圍涵蓋北上廣深杭等一、二線城市90%的門店,對出租率沖擊較大”。旭輝領寓相關負責人表示。
灣流國際相關人士也回應稱,按照不同的街道要求,部分街道社區不允許新招租,上海部分社區不允許招租,在住租客也不能返回。
與此同時,復工返程期間,各地實施開工延遲及勸返、隔離等政策,導致全國多個區域的租戶無法及時返回工作城市,引發一波退租潮。
“因疫情而導致大批中小企業面臨裁員甚至關停的情況發生,間接使得人員住宿需求減少,影響部分租客無法續租,未來預期收入會大打折扣。”上述旭輝領寓相關負責人表示。
而受疫情影響,中駿方隅位于上海、杭州、南昌的5個待開業長租項目也被按下暫停鍵。
免租也成為擺在長租企業面前的一大挑戰。
魔方公寓工作人員指出,大量城市和區域要求所有返程人員居家隔離14天,在實際操作中造成租戶反應強烈。大量住客以在租賃房屋內隔離屬不可抗力為由要求出租方免租,如果最終司法解釋為不可抗力的話,這將進一步加大租賃企業的現金流壓力。”
集中式住房租賃企業是長周期、薄利的產業,租金成本在總營收的60%-70%,對租金成本高度敏感。受疫情影響,多數市場化運營的品牌公寓都希望政府出臺相應政策予以支持:“我們希望政府可以出臺相應的金融支持政策,引導國企物業租金給予減免,給予租賃企業適當的減稅扶持或資金補貼。”
業內:政策不可“一刀切”
諸葛找房認為,開年租賃市場本該在“返鄉潮”下達到一個小高峰,而突如齊來的“疫情”打破了市場周期性的規律。租賃市場各主體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租戶在家隔離面臨收入減少、公寓提倡給租戶減租。長租公寓目前還處在發展中,大部分機構均未實現自身利潤,在疫情的沖擊下,長租公寓面臨更為嚴峻的生存考驗。
中國飯店協會公寓委員會、專家組組長穆林指出,在疫情面前,所有的人都是受害者,都有損失。對行業而言,短期內長租企業受疫情的影響小于酒店、餐飲業,但從中期影響來看,結合疫情發展影響如果一些外籍租客回國或國內租客受疫情影響更換工作等不可抗因素從而解約或要求減少租金,則需要長租企業提前做好應對。
在穆林看來,長期來看,隨著國家鼓勵長租公寓的發展,機構化、專業化的公寓運營企業是有利于管控疫情管控的。“集中式長租公寓的管理主體很明確,管理體系也更規范,設備設施、人員更完備,因此租住在集中式長租公寓里的疫情感染的幾率相對更低。”
穆林建議,對長租企業而言,應第一時間上報租客返程情況,同時第一時間對租客進行疫情檢測,在入住期間協調租客生活所需。對租客而言,不可以因隔離影響收入而拒付租金,因為并未影響租客的居住功能。對街道而言,要求清退集中式租賃企業的租客出于安全第一的原則,但“一刀切”的做法相對激進,屬于短期手段,從全局角度看,這樣的方法也不利于疫情的防控。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