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初二就關閉了售樓處,開工也延遲了,目前通知的是2月17日復工,但感覺很難。”一位項目銷售人員對記者表示。
為了積極配合防疫工作,1月27日左右,多地傳出消息關閉售樓處案場,上海也不例外。
樂居財經曾在疫情期間調研了上海103家新房項目,調研結果顯示,疫情當前,開放售樓處的項目僅1家,3家項目需要提前預約才可看房,個別項目僅安排1位售樓員值班接待,同時,延期開放售樓處的項目有22家,其余77家樓盤的電話均無人接聽。
上述銷售人員所在項目位于上海市寶山區,據其介紹,該項目年前銷售情況良好,目前只剩一些尾盤,由于項目已經交付過一批,所以如果不是疫情影響,在老業主的推薦下,春節期間肯定會有成交。“按照往常的數據,每年春節其實會有一個小高峰,但今年因為疫情,沒有多少人有心思買房,行情比較慘淡。”
如今,在疫情的沖擊下,房企銷售舉步維艱,為此,不少房企都轉戰線上營銷。該銷售人員所在房企也開通了線上售房渠道,但據了解,暫時還沒有成交記錄。
這只是疫情下上海樓市的一個縮影。
據上海中原地產數據顯示,2月3日-2月9日一周時間,上海樓市成交延續下滑態勢,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3978平方米,環比減少32.3%。
具體從區域表現上看,上海有11個區成交出現掛零現象,即使是奉賢、崇明、閘北等平時有穩定成交的區域也出現該這類現象。在有成交的區域中,成交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的僅有原南匯區,成交面積為2196平方米,其余區域成交面積均不超過700平方米,金山區的成交面積甚至不足百平方米。
這些區域成交中,青浦區排名第二,成交面積達607平方米,緊跟其后的為寶山區,成交面積為393平方米。以改善產品為成交主力的浦東新區和閔行區分別成交了286平方米和180平方米。
從成交產品結構來看,延續了前期改善為主、剛需為輔的大格局,且大部分項目成交量在5套以內,這也反映出當下市場成交的清淡。盡管成交量相當少,但結構上剛需項目成交占比略多,因此成交均價出現下滑,僅有40179元/平方米,環比下跌21.8%,而這一價格也是3年以來最低的一次。
值得注意的是,在供應方面,上海已經連續4周市場無供應。
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認為,市場無供應的局面一方面是春節假期本身市場供應就是一年內最清淡時期,幾乎沒有項目會選擇在此時入市,另一方面,今年春節又遇到新型肺炎疫情的影響,出于安全考慮開工時間往后順延,因此不少原先打算2月開盤的項目暫時不開。盧文曦表示,短期來看,供應掛零的現象會延續到3月份。而成交面上,雖然市場本身基礎不錯,但疫情影響還在持續,因此樓市成交節奏不會順暢,這種清淡行情將延續至2月底。
在土地市場,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延長2020年春節假期的通知》和《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延遲本市企業復工和學校開學的通知》,上海多幅地塊出讓均調整了時間進度安排,比如,原定于1月31日交易的工業用地已延期至2月5日成交,其他原定于2月3日-18日出讓的地塊,均延期至2月12日之后交易,另外兩宗位于奉賢區和普陀區的兩宗地原計劃交易時間為2月21日,調整后出讓時間待定。
陽光城上海大區營銷總經理施春琳認為,受疫情影響,短期土拍會出現延期導致供應延后,但中長期來看會保持穩定。且其相信疫情期間的市場封凍時間不會很長,疫情過去之后,長三角市場可能會率先復蘇。
來源:中國房地產報
編輯: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