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改造施工過程中,如何減少噪聲、臨時停電停水等因素對居民生活的打擾?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日前制定了《北京市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施工現場安全生產標準化圖集(2022版)》,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以進一步規范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安全施工、綠色施工,避免和減少施工影響居民正常生活,同時保障施工人員和居民安全。
施工前要開展入戶調查
《圖集》共九章,主要內容包括前期準備,安全管理,綠色施工,安全防護,拆除作業,臨電、機械,加裝電梯,消防保衛和衛生防疫。
其中提出,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參建單位要向屬地街道辦事處和社區報到,并成立工作組,負責項目改造工作;設計方案、施工方案及使用建材等信息公示的要求;開展入戶調查、搭建小區改造議事協商平臺等與居民溝通機制等要求;對小區既有綠地、道路、管線、房屋等設施進行保護等要求。施工單位還應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設置安全管理機構,配備安全管理人員,組織安全培訓教育活動,保障安全生產費用等安全管理要求。
材料加工應在場外完成
在綠色施工方面,《圖集》提到,施工時可使用小區內建筑垃圾站作為改造項目的建筑垃圾站。無法使用既有垃圾站的,應設置封閉式建筑垃圾站或可移動式封閉建筑垃圾箱(車、桶等),建筑垃圾應按規范進行分類,并及時清運。
對于老百姓最關心的噪聲問題,《圖集》提到,非必要不在老舊小區內進行加工作業,材料加工應在場外完成,現場安裝。同時,降噪設施應按照《北京市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圖集(生活區設置和管理分冊)》標準執行。
揚塵處理方面,《圖集》明確,小區內建筑物拆除、土方施工時應采取濕法作業。易產生揚塵材料的切割,應使用無塵切割設備或在封閉的防塵降噪機房(棚)內加工。外墻基層處理、噴涂等易產生揚塵的作業,應采取降塵措施。
施工現場須封閉式管理
在安全防護方面,在基坑、溝槽周邊應設置不低于1.2米的臨邊防護欄桿,并設置夜間警示燈。施工現場樓層臨邊作業區域,應按標準設置防護設施。樓梯口和梯段邊,應搭設高度不低于1.2米的雙色相間警示防護欄桿。
拆除作業方面,《圖集》明確了屋面、墻面、陽臺、門窗、樓梯護欄等拆除作業的安全要求。加裝電梯方面明確了加裝電梯施工應按照北京市住房城鄉建設委的文件要求組織實施。
在衛生防疫方面,《圖集》特別明確了老舊小區改造工程防疫工作要服從屬地街道辦事處的統一管理。施工區應實施封閉式管理,即生活區和施工現場嚴格封閉式管理,嚴格實名制登記,進出生活區、施工現場必須進行驗碼、測溫、登記。此外,在施工現場就餐的單位應設置就餐區。
來源:北京青年報
編輯:wang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