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對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有著重要作用。接下來從大環境、數據表現以及重要陣地三個方面談談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前景。
從全球發展趨勢來看,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中制造業重新成為焦點,實體經濟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內容。美國、歐盟、日本等主要發達國家和地區紛紛將數字經濟作為搶占全球產業競爭制高點的新機遇,工業互聯網是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實現途徑,成為各國發力的重點。
從國內政策驅動來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發展數字經濟,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2021世界工業互聯網大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資委相關負責人在會上集中發聲,將全面推進工業互聯網網絡、平臺、安全三大體系建設,支持工業互聯網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建設“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先導區,加快培育工業互聯網骨干龍頭企業。
未來,工業互聯網將進入指數級成長階段,成為互聯網經濟新引擎。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也曾表示:“未來工業互聯網或將出現上百家萬億級企業,產業互聯網是一片藍色的海洋,今后的獨角獸主要產生于產業互聯網系統。”工業互聯網經濟影響力可觀,以平臺為核心的工業互聯網未來將影響全球經濟的46%。工業互聯網的獨角獸培育能力強,一家工業互聯網平臺巨頭具備培育百家獨角獸的能力。
據預測五年后全球物聯網連接數超過200億個。作為工業互聯網的核心,工業互聯網平臺展現出更強勁的市場增速以及投資前景,同比增速是行業的兩倍以上。工業物聯網平臺價值鏈長,產業延展極強,具有價值張性,是協同生態圈的價值樞紐,未來可以說是前景巨大。
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和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空間載體,同時也是我國制造業的產業中心之一,制造業密集,細分行業眾多且產業鏈長,是中國發展工業互聯網的重要陣地。
目前大灣區對工業互聯網的需求強烈。傳統制造業增速緩慢,加上國際貿易爭端、人口紅利流失、環境成本增加等因素,削弱了灣區中小型制造業企業的競爭優勢。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粵港澳大灣區內部的數字化生態環境遇到發展瓶頸,制造業亟需在整體層面實現數字化升級。因此,工業互聯網作為數字化轉型的主要抓手顯得格外重要。
以東莞為例,東莞正在加速推進“數字東莞”進程,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推動數字經濟和制造業的深度融合發展。作為世界工廠、國際制造名城,東莞有非常多的制造業數字轉型的應用場景和市場需要,有90%以上的制造業企業對數字化轉型面臨“不能轉、不敢轉、不會轉”的困境,因此,東莞在制造業轉型升級過程中,融合較為成熟的工業互聯網技術是必然的選擇。東莞現有企業需要通過工業互聯網來促進企業向智能制造升級,提升自身競爭力,適應工業4.0時代的市場變化。
戴德梁行在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方面有著豐富的服務經驗,近年來多次為深圳、東莞、惠州、深汕特別合作區的政府、平臺公司、優質企業等客戶提供相關領域的產業研究、產業規劃園區策劃等服務,積極推動大灣區工業互聯網的發展。
來源:戴德梁行
編輯:jinb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