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北京市政協舉行“完善養老服務相關政策,推進養老事業健康發展”情況通報會。北京市民政局、衛健委、醫保局、住建委等8部門介紹了北京市養老事業發展情況及存在問題。
北京市商品住宅配建養老設施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北京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近5年來本市新建商品住宅項目224個,建筑規模3460萬平方米,涉及配建養老設施155個,建筑規模31.8萬平方米。住建部連續2年對全國各省新建居住區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達標率進行通報,北京均實現了100%的達標率,全國第一。
北京市民政局通報了北京市養老事業的家底:全市共有養老機構571家,床位總數11.2萬張,共有社區養老服務驛站1424家,設立臨時托養床位6980張。
北京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市率先建立重點保障對象入住養老機構補助制度,率先通過政府購買驛站服務方式為20余萬居家重度失能失智和重度殘疾老年人提供基本養老服務,北京市還建立了老年人能力評估及津貼補貼制度,率先制定老年人綜合能力評估地方標準,2019年10月政策實施以來,累計為低保、低收入和計劃生育等困難老年人、重度失能或殘疾老年人、高齡老年人發放補貼津貼82億元,惠及92萬名老年人。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向委員們通報北京市安寧療護發展情況時介紹,截至2022年底,全市開展安寧療護服務的醫療機構共有95家,醫療機構注冊開展安寧療護服務的床位650張。將加強安寧療護機構建設,增加安寧療護服務供給,到2025年每區至少設立1所安寧療護中心,床位不少于50張,全市提供安寧療護服務的床位不少于1800張,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能夠普遍提供社區和居家安寧療護服務。
來 源:觀點網
編 輯: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