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眼中,世界上好像只有兩種產業,一種是跑馬圈地,迅速積累財富的朝陽產業,另一種是入行等著轉行的夕陽產業。
然而自然規律并非如此。朝陽和夕陽都只是短暫的,這兩者之間,有著產業漫長的白晝。不少人認為房地產行業進入到了“白銀時代”,但是,這個行業只是過了朝陽初升的時期,夕陽紅還遠在天邊。
市場的變化催生出了新的機遇。當房地產企業習慣了增量市場,新開項目被一搶而空的好光景,在存量市場崛起后,一些房企還不習慣,另一些房企則開始向更多元的領域進行摸索。
文旅地產,作為房地產探索多元化的新興產物,開始被越來越多的房企所重視。
從宏觀上看,這是時代使然。中國的文化產業增加值自2008年以來保持著兩位數的高速發展,GDP占比逐年提高,文化產業體現出逆經濟周期增長的特性和規律。在文化部印發的《“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中,代表文化科技融合的關鍵詞頻頻出現,更多的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有待激發。
聚焦到區域,隨著首都新定位和新目標的確立,景點、景區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發展的轉變,北京于2019年啟動門頭溝、昌平、平谷、懷柔、延慶等5個區的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預評估工作。同時,作為北京唯一入選2018年全國旅游改革示范區的門頭溝,也開始了相應建設工作。
與門頭溝同為坐擁京西重要旅游資源的房山,則確定了首都西南部重點生態保育及區域生態治理協作區、京津冀區域京保石發展軸上的重要節點、科技金融創新轉型發展示范區、歷史文化和地質遺跡相融合的國際旅游休閑區“三區一節點”的戰略定位。
房山的旅游區位優勢,吸引到了國際化企業集團世茂集團的關注,世茂進駐北京的首個度假產品系項目青青小鎮,在此落子。作為世茂重要項目,在受惠房山旅游建設發展的同時,也將反向賦能,為區域貢獻一份力量。
文旅融合新時代下的“房山模式”
很多人一直在思考“什么是旅游,旅游是什么”,每每找到“答案”的時候,又馬上涌現“新的內涵”。
旅游業是一個資源依托型的產業 ,旅游資源是吸引旅游者的最根本力量 ,保持良好的環境是旅游業發展的基礎。而為旅游賦予差異化、特色化內容的,是不同地區的文化。近年來,越來越多人認識到了文化對旅游的推動力量。
旅游之所以有魅力,歸因于“文化”的優質基底、“創意”的有效變現、產業的良性互動。有人認為,“文化創意旅游產業”四位一體的發展模式是最健康的,即文化為基礎,創意是核心,旅游為載體,產業是目的。
由此,誕生了“文旅商”、“文商旅”等多種形式的新概念與新項目。
《“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指出,我國旅游業將呈現出消費大眾化、需求品質化、競爭國際化、發展全域化和產業現代化五大趨勢。在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掛牌后,31個省區市紛紛宣布文化和旅游廳(委)正式掛牌或宣布新的領導班子,旅游業的屬性,從事業屬性向產業屬性,再到文化屬性轉變。
文旅融合開啟了旅游新時代,文化為旅游賦予了更加豐富的內容,為旅游的產品化升級賦予了內涵;旅游為文化的傳播提供了載體,為文化的產業化提供了手段和渠道。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的融合,將發揮“1+1>2”的效果,呈現幾何級數增長的態勢。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隨著消費方式的不斷升級提升,文化旅游市場蓬勃發展,文旅產業的市場需求也得以進一步激活。
作為首都的西南門戶,房山歷史悠久,素來有“人之源”、“城之源”和“都之源”的美譽——區內舉世聞名的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3063年歷史的琉璃河西周燕都遺址被史學界視為北京古代城市發展的起點;860多年前的金代皇陵,印證了北京建都的滄桑。
同時,房山旅游資源豐富,是京郊著名的旅游勝地。在房山區域內,玉皇塔、上方山國家森林公園、十渡風景區等人文與自然名勝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的游客慕名前來。
坐擁優質資源的房山,在確立“三區一節點”戰略定位之后,以營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家園典范、打造生態宜居示范區為目標,以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為引領,以北京源文化為主線,以文化精華區為重點保護歷史文化資源,將房山打造成為歷史文化和地質遺跡相融合的國際旅游休閑區。
如此,“房山模式”應運而生——通過整合旗下的商業資源,將政府、開發商、企業和投資者的有效聚合,達到共同成長的目的。其核心就是利用商業金融用地和綜合項目所在區域的產業,通過政企聯手,招商引資,實現產業聚集。
遠離塵囂的精品桃源
在文旅新時代、新概念、新形勢大背景下,世茂北京首個度假產品系項目青青小鎮,聚焦房山十渡風景區,以中國國家AAAA景區和中國國家地質公園這一優質旅游資源為依托,打造以獨特景觀、精品文化、精致產品為核心的特色項目。
通常,郊區旅游的客源市場主要是附近的城市居民,在這些高度工業化的社會中,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精神也長期處于緊張的狀態。對于這種生活狀態,希望暫時遠離喧囂的生活環境,尋求一種回歸自然的環境。
因此,地處十渡風景區一渡渡口的世茂·青青小鎮,坐擁1800畝稀貴自然資源,依山勢,就緩坡,附河岸,因勢而續。作為適合旅游度假、養老的墅所,青青小鎮戶戶臨水看山,源于自然而融于自然,將生活空間、生活景致、生活情調無限放大,讓建筑與生活在原生狀態下緩慢生長。
當然,對于人們來說,項目的交通因素也不容忽視。十渡雖然地處京郊,但隨著北京城市功能的疏解與周邊的快速發展,其交通水平已愈發提升。青青小鎮據守房山特色小鎮發展帶與雄安新區、二機場輻射區。四條高速、九大出口、城際鐵路規劃設站,構成立體交通網,雄安千年大計、國門航城戰略地位舉足輕重,區位發展優勢得天獨厚。
隨著地鐵房山線西延長線-燕房線將于今年年底通車,加之高速公路的全面通達,極大縮短了青青小鎮與北京市區間的距離,成為“首都西南半小時經濟圈”的首選之地。
同時,青青小鎮配以世茂頂級物業金鑰匙的服務標準,積極營造舒適、文明、安全、整潔、優美的居住環境,以5星級服務標準,帶給業主最溫暖的歸家感受。
此外,在青青小鎮周邊,坐落著一渡假日酒店、社區食堂、半山書院、青青生活館等高端娛樂社交、飲食、文化知識、社交場所。未來,隨著近萬平米配套商業的落地,業主將享受到更為便利的生活環境。
聚焦到產品本身,青青小鎮是世茂本著“締造生活品位”的理念打造的地產精品。世茂在中國大陸首創了房地產“濱江模式”,將景觀、親水、園林和建筑等各種元素融合進了每一個家庭的日常生活,不僅在人居環境、自然生態與人文景觀之間架起了一條條人性的橋梁,也在描繪高雅的棲居藝術。
這一融合了以當代先進工藝、材質打造的歸心院落——“青青合院”;高品質材料,嚴格交房標準,高于市場類似產品的成品空間——“青青HOLI”等獨特產品的青青小鎮項目,如今已迎來了開發的第七期。占據獨有的山水資源,青青小鎮七期將“棲世外山水,攬天成盛境”作為景觀設計理念,將周邊自然山水環境、地理特征融入到設計中,打造具有山水特色的園林風光。
尊貴入口景觀區、時尚商業景觀區、高層共享景觀區、私密合院景觀區、濱水雙拼觀景區五大主題景觀將是體現世茂設計理念的落地成品:以高品質材料、合理地面鋪裝為基調,人車分離、優化動線為設計,再輔以水景植被構成層次豐富、私密大氣的入口景觀區;以550平米的慢生活商業廣場,構成滿足業主日常生活需求的商業景觀區;以四季植被、高層休閑活動場地構成高層景觀區;以傳統文化作為設計理念,配以不同植被主題的私密景觀區;以及以特色水景作為主題的濱水觀景區。
院落景觀內的“山水樹石”元素,亦體現出世茂的匠心。無論是枯山水的擺放,還是借助地勢的水系設計,亦或是種植多種花草植被的綠地,都體現出自然與建筑和諧奇觀。
步入住戶區域,盡顯世茂秉承精致化、人性化、智能化的設計。在不惜使用真實、耐用、貴重材料的同時,明確劃分了戶內較大的空間區域,并采用不同設計營造出更為廣闊的空間感,進出門口區域的紅外線感應燈、廚房北向的加長矮窗、注重最大化收納的各個柜子,以及方便的插座等細節設計更增添了一份生活的方便。
在追求“5+2”品質生活及特色小鎮成為樓市新增長極的趨勢下,伴隨愈來愈少的自然資源,令地處京西的世茂·青青小鎮更顯彌足珍貴——詩意田園,濃情小鎮,是每個都市人心向往之的世外桃源。
來源:中國網地產
編輯:wang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