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訊網首席顧問 劉凱
生活方式
電視劇《大宅門》在中央臺熱播,引起強烈轟動。一方面當然是這部戲編、導、演皆優,引起廣大觀眾的強烈興趣,另一方面這部戲所塑造的清朝末期貴族生活也引發市民觀眾濃厚的興趣。
以白奶奶為代表的豪門貴族大宅門內生活引起了平民百姓街頭巷議、品頭論足,實際上一點也不奇怪。那種高貴、優雅、休閑,鐘鳴鼎食的生活,實際上是大家共同欣賞的,而大宅門內園林環境,寬敞的庭院式住宅也是大家向往的。
一名話,我們認為,這是對過去中國傳統的一種禮贊!洞笳T》將其升華出來,得到了人們喜愛。也說明這種傳統文化也是被大家推崇的。
今天,我們探討生活方式時一般會受制于如下若干因素:
1、經濟發展水平;
2、時代潮流;
3、傳統習俗;
4、國際化的開放程度。
現在,我們的生活方式越來越談得簡單快節奏,功利化色彩極濃。今天,有一個詞頻繁使用:效率。這個生產領域的專業術語,越來越多地影響我們的生活,乃至生活模式?梢钥闯,我們的生活品質在一種工業化的巨輪之下已經被碾碎。
今天的年輕人所崇尚的是西方的生活方式。而大多數中國人所喜愛的是泛西方的生活方式!洞笳T》使我們看到,原來在清末還有那么一種高貴、典雅的生活方式,那種符合禮儀、有節有度、和平大方的生活態度。比照起來,我們今天的生活顯得那樣肓目無度。
所以,我們認為一種新的生活境界(事實上也不是新的),而是在傳統文化早已存在的,而被我們重新發現。
我們給它做出以下幾方面的定義:
1、大家庭的生活模式(三世同堂或是四世同堂)。
2、追求天倫之樂。
3、在起居生活當中,極其注重養生之道。
4、設有書房的茶室,有靜身靜心之功能。
5、庭院式住宅(圍合式庭院,注重與自然的融合交流)。
而這恰恰與今天所倡導的西方式的生活方式形成鮮明對照,F在,越來越多的人都患上都市綜合癥,亞健康狀態十分普遍。
日本的經驗值得我們反思。今天的日本社會極端現代化,他們的生活節奏、觀念幾乎與西方同步,但是回到家里后他們的起居習慣、生活模式卻仍然十分傳統。比如榻榻米、茶室等。日本是工作節奏最最緊張的地方,但是日本人卻普遍長壽,恐怕與此有莫大關系。
我們在今天也不是一味回到過去的傳統當中,畢竟時代不同了。家庭格局也在變化,我們在這里試圖提出一種中西結合的生活方式,就是出門在外強調時間、強調效率的快節奏的生活,而回到家里則強調天倫之樂,強調庭院意識(都市里的自然)。提倡兩代居、三代居。兩代同院或三代同院但不同堂。提倡家庭起居的修身養性。
精神偶像
如前文分析中早已指出,在這幅地塊上其主角一直是天之驕子的皇帝。一提到精神偶像,顯然我們會想到500多年的歷朝真龍天子。在這中間,可能給人印象最深的應該是明成祖朱棣、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但是如果我們把帝王作為本項目的精神偶像,這似乎有背時務。
其實在北京項目中,有些項目以“御”命名強調皇家氣派,皇家風范。但運作上皆不成功。探究個中原因,其主要問題是這個時代是個開放、民主的時代,封建等級也失去了市場。在今天,買房人中也沒有一個人去想當皇帝。所以用帝王之氣來包裝項目實際上“壓不住”,項目根基不深,反而有損項目元氣。
所以在本項目中,我們不主張以“御”命名,盡管地塊上的確有皇帝的故事。比較實際的偶像,我們倒提倡一種無形的偶像。中國傳統文化那種實質上是由三個文化組成的,即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儒、道、釋三教合流,構成了中國文化的主流。
所以,我們把儒、道、釋可以視為一種偶像精神,在本項目的經營理念上予以結合。
在今天這樣一個現代社會,大多數人的內心里都有一種歸隱情結。就是在激烈的工作競爭環境和生活壓力下,產生出對家的依戀和歸依。
所謂“大隱隱于市”。我們塑造出“回家即是歸隱”一種至高至遠的生活境界。相信,它將極大的觸動中國一大批所謂儒商的心理情結——在外則儒、在家則道,在心則釋。
價值觀塑造
因為本項目的特殊的歷史積淀及文化含量造就了它必然是一個文化特色社區。因此,我們在這樣一個社區中所要塑造價值觀當然就不能等同于西方或是另類的價值觀。我們應該積極倡導的是一種中國文化中極其精髓的價值觀念:天人合一。
中國“天人合一”觀念源遠流長,其來有自。大概自漫長的新石器時代以來,它與人因順應自然如四時季侯,地形水利(“天時”“地利”)而生存和發展有密切的關系,同時這一時期尚未建立真正的原始奴隸制統治,人們屈從于絕對神權和絕對王權的現象尚不嚴重,原始氏族體制下的經濟政治結構和血親宗法制度使氏族、部落內部維持著某種自然的和諧關系(“人和”即原始的人道、民主關系)。這兩個方面大概是產生“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個體與群體的順從適應的協調關系)觀念的現實歷史基礎。
從遠古直到今天的漢語的日常應用中,“天”作為命定,主宰義和作為自然義的雙層含意始終存在。在古代,兩者更是混在一起,沒有區分。從而在中國,“天”與“人”的關系實際上具有某種不確定的模糊性質,既不象人格神的絕對主宰,也不象對自然物的征服改造。所以“天”既不必是“人”匍伏頂禮的神圣上帝,也不會是“人”征伐改造的并峙對象。從而“天人合一”,便既包含著人對自然規律的能動地適應、因循,也意味著人對主宰命定的被動地順從崇拜。
落實在本項目上,“天人合一”不僅體現在社區文化上,而更主要的是在建筑規劃和建筑產品上予以充分展現。強調生態、強調環境、強調自然、注重圍合、注重庭院、注重光與影的變化。
社區文化
正如前文已分析,一味強調皇家氣派、風范在今天有背時尚,密碼亦不正確。與消費者的溝通則進入不了心靈的層次。
而本項目特質之一是皇家園林、田地,與皇家直接相關。但是我們不必一味地強調皇家文化,我們建議將其它作為本項目社區文化背景來處理。比如說,重現在歷史景觀于社區環境園林當中。
而我們這里要強調中國文化、中國精神,在這一大背景下,我們把社區文化再加以細分,我們把社區文化定位在儒商文化上。
儒商文化。前文已分析過,實質上是儒教精神與今天社會商業精神的結合。而我們這個社區中頂級客戶就是今天的鴻儒商賈。他們的另一個時尚名稱是:紅頂商人。
結合本項目中獨有的歷史。我們認為本項目的社區主題可以明確為
全國第一家文物生態社區。
為強調出地塊上文化特色,我們建議依照保存下來的古樹及拱門,采取恢復和微縮的手法,在這里大膽地建造一個明清文化遺址公園。
這在全國尚是首例。首先它有極強的社會轟動效應,其次它作為項目賣點和特點來說,它有著極大的附加值。這也會對市場產生極大的沖擊,從而為本項上定位超越區域(南城)的限制,發揮出本項目的最大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