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第二屆中國企業獨棟與產業園區高峰論壇于9月8日在北京成功舉辦,該活動由房訊網、房訊網主辦,聯東集團協辦,會員邀請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房地產協會領導、開發商高層和媒體精英等人士100余人,介紹成功經驗,研討熱點問題,展望發展趨勢,探求營銷途徑,展現2010年企業獨棟與產業園區展趨勢及開發熱點。
論壇主題:京津冀縱論總部經濟
論壇名稱:2010第二屆中國企業獨棟與產業園區高峰論壇
論壇宗旨:面對2010年在調控政策密集推出與世界經濟二次探底雙重影響下,我國房地產業面臨著產業升級與轉型。企業獨棟與產業園將如何產品的影響力,擴展市場份額?企業獨棟與產業園區渠道、銷售與推廣策略如何創新?中國企業獨棟與產業園行業需要一次聚焦,需要一次暢所欲言的機會,也更需要一個交流經驗、商討解決問題的平臺。以下是房訊網CEO兼房訊網總裁劉凱先生的演講實錄:
房訊網CEO兼房訊網總裁劉凱
非常高興大家今天能夠相聚亦莊聯東U谷,參加由房訊網、房訊網和中國寫字樓研究中心主辦,聯東集團協辦的“2010第二屆中國企業獨棟與產業園區高峰論壇”。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房訊網CEO兼房訊網總裁劉凱,非常榮幸與大家齊聚一堂,共同研討中國企業獨棟與產業園區的現狀與未來。
簡單介紹一下主辦方房訊網,房訊網是在08年推出的一個網站,這個網站晚于我們老的品牌——房訊網,我們的定位是寫字樓、商業地產、產業地產三個領域。
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打造最佳的選址體驗,打造最佳的選址平臺。一個是用戶,一個是客戶,我們是服務兩端,通過我們的資訊、工具、研究、活動、圖書、互動六大體系,目標是:對于用戶包括企業、商家提供最佳的網上選址的體驗,對于客戶包括開發商,經紀公司,提供一個最高效的網上推廣的渠道。
今天是企業獨棟與產業園區的論壇,所以產業地產這塊也是我們關注的重點,我們希望在產業地產這方面能夠為大家做一些服務。這個服務我們主要是通過拳頭產品——選址通,“選址通”是為中國中小企業提供的以電子商務為核心的寫字樓與商業地產選址必備工具!企業(商家)開通選址通后盡享各類線上、線下寫字樓與商業地產選址特權的尊貴體驗!
通過選址通,企業(商家)可以發布、管理求租求購選址信息,同時享受選址通客服中心提供的全程免費的包括在線預訂、線下跟進、選址報告在內的寫字樓選址顧問服務,為企業(商家)提供最佳的網上選址體驗。
目前,選址通核心會員數量超過560000家,并成功為超過100萬家企業(商家)用戶提供過寫字樓與商業地產選址服務,成為國內外中小企業選址的秘密武器。在北京,每成交(租賃和購買)的5套寫字樓中,就有1套來自選址通。經過將近一年的實踐,我們覺得選址通服務對客戶來講,對我們的選址企業來講是非常有效的。
同時,我們除了對客戶選址這塊,對于開發商來說,選址通是一個推廣的工具,還有對于經紀人這塊,是一個找商機的平臺。
重點說一下針對開發商這塊,我們推出在今年推出了兩個產品,一個是選址通的普及版,一個是選址通的限量版,目前已經得到了一些開發商的認可,同時也希望得到在座各位關注。
我說一下這次論壇的緣起,我們去年五月份在凱晨世貿中心主辦了第一屆的企業獨棟和產業園區的高峰論壇,當時的主題是“獨棟的力量”。我們匯集了24家企業和企業獨棟的項目,在座的當時可能也有參加的,應該說在中國也是第一次。在房地產業界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很多的開發商提議是不是明年還可以辦,而且是不是可以到企業獨棟或者產業園區項目比較集中,發展比較好的亦莊來舉辦第二屆的活動。
延續當時的想法,我們今天終于把我們組織在一起做第二屆的活動,今天的主題是“總部經濟綜合體”,接下來的時間里有來自北京、天津、河北30多位嘉賓從不同的角度來闡述他們對總部經濟的見解和看法。
我們都知道郊區化的企業獨棟的辦公起源于美國的硅谷,在八月底、九月初的時候我有幸跟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一起去美國,由聶梅生會長帶隊參加“2010中美房地產峰會”。我們參觀了美國的硅谷包括蘋果公司,包括硅谷銀行,有一些照片跟大家分享一下。這個是斯坦福大學,這個據說是微軟的誕生地,也是在斯坦福大學里面,這是蘋果公司,美方安排我們參觀蘋果公司,最后把我們帶到了蘋果公司的商店讓我們買東西…
走馬觀花,我有這么幾個感觸:首先孵化器。孵化器被稱為 “科技企業的搖籃”,很多從事新興產業的企業都是誕生于孵化器,如蘋果、微軟誕生于美國的硅谷。第二,風投。沒有眾多的PE、VC基金、NASDAQ股票市場和像硅谷銀行這樣專門服務于科技企業的金融機構,就不會有美國硅谷高科技持續的繁榮。第三大學。斯坦福大學奠基并創建了著名的美國硅谷,孕育了享譽世界的現代科技文化。
通過美國硅谷,反過來看我們中關村,我覺得還是有一些相象的地方的,比如說孵化器,政府的介入,學校的介入,風投等等,這方面楊會長可能有更多的發言權。
除了中關村以外,在其他的一些地區,企業園區或者說產業園區,我們的出路在哪里?或者說我們目前面臨的挑戰還有機遇都是哪些?同時目前產業地產的概念比較流行,那么這個產業地產是不是企業獨棟、產業園區的升級版,那么就這兩個問題請大家分別做一些發言。
短短的兩個小時時間里我們就這兩個問題進行了討論,總體的感覺挑戰很大,剛才我們的楊會長也說到了,我們3400個科技園區,3億平方米的面積,壓力可想而知。但是,機遇也是很大的。我總結一下,一個是產品的角度,從2003年總部基地開始,在北京類似這種企業獨棟的項目涌現了一批比較優秀的項目,比如說聯東U谷、BDA芯中心等,實際上這些產品拋去地段的約束,差異并不是特別大。
第二個方面,就是在服務的方面,剛才大家談到的也特別多,我借用楊會長的一句話:企業不僅僅是選址,實際上也是在選服務;作為開發商不僅僅是提供產品,更主要的還是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