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十條”、“國五條”連續房地產新政的調控下,單一住宅開發模式的缺陷與風險充分顯露。房地產業面臨著產業升級與轉型。寫字樓在國民經濟中屬于高貢獻行業,它擴大就業,持久納稅,改善生活品質,提升城市品位,在當前擴大內需和產業升級中無疑將發揮先導作用。那么,新政下寫字樓、商業地產能否成為房地產投資的“諾亞方舟”?中國寫字樓、商業地產能否抓住機遇成就“藍海戰略”?寫字樓行業、商業地產能否成為房地產企業轉型的“第二戰場”?
2011年1月12日,主題為“轉型中的中國寫字樓行業使命”的2010中國寫字樓行業年會在北京環貿中心揭幕,第七屆中國寫字樓年度風云榜同時舉行了頒獎典禮。年會由房訊網、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商業地產委員會、中國寫字樓研究中心(CORC)、房訊網聯合主辦。行業協會領導、學術專家,頂級地產開發企業、品牌商家企業、商會聯盟、金融機構、運營機構、主流媒體和客戶代表、網民代表近600人匯聚一堂,暢想中國寫字樓行業的崛起之道,共探調控新政下寫字樓行業的新機遇。
年會發起機構房訊網創始人、CEO劉凱先生在年會上對記者表示:在“國十條”、“國五條”連續房地產新政的調控下,住宅市場很受傷,與住宅市場的慘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商業地產、寫字樓很給力。據中國寫字樓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全國寫字樓已經達到二萬棟左右,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寫字樓逐漸從零星開發發展到相當規模與層次,吸引著各行各業的參與和互動,并成為中國經濟富有活力與影響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前期開發到后期經營,中國寫字樓正在發展成為真正獨立的行業,并在中國經濟轉型和節能減排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朱中一在會上表示,2011年仍是中國房地產業發展的重要機遇期,但同時也是關鍵的轉型期。隨著國家對服務業的支持及人們消費升級的需要,商業地產、寫字樓將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在會上表示,中國的商業地產,中國的寫字樓市場未來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城市化是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大量的人流、物流、思想流、信息流等等聚集到城市,特別是大量的人口聚集到城市。為城市創造無數個就業機會,城市化的進程的第一要素就是要為商業地產,為寫字樓提供了更多,更大的空間。
第七屆中國寫字樓年度風云榜同時舉行了頒獎典禮。評選活動從2010年12月1日正式啟動,歷時一個月,通過客戶網民網上投票評選、業內人士傳真投票評選和專家學者問卷投票,截止12月31日,有超過66000名網友參加了網上投票。發放傳真(郵寄)投票評選表1000份,回收有效投票評選表528份。最后,遠洋光華國際、北辰時代大廈、富力中心、亦城國際中心、智匯城、環貿中心、華彬中心、首鋼國際大廈、城建大廈、遠洋國際中心等脫穎而出,榮獲年度十大風云樓盤、十大風云企業、十大風云人物和年度單項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