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雖然重創了百貨、購物中心行業,但也逼迫行業迅速轉變,鍛煉了新的發展能力。放眼未來,行業整體向上發展的趨勢并未改變,智慧化、生活場景化體驗將成為行業發展的新方向。線上業務成行業新發展動力。毫無疑問,疫情對國內百貨和購物中心行業造成重創,導致企業銷售出現斷崖式下跌,經營成本壓力驟增。由于大多數百貨、購物中心經營場所是租賃的,一方面要承受巨大的租金壓力,另一方面還要給予同樣被重創的品牌以租金補貼,幫助品牌渡過難關,其中所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
好在國內疫情在上半年就得到全面控制,各大商場陸續恢復正常營業。與此同時,即使在疫情閉店期間,很多百貨、購物中心企業也沒有放棄經營,它們在艱難中走向線上,通過線上平臺和社交工具投入全員營銷、直播帶貨,收獲了意想不到的業績增長,也鍛煉了線上經營能力。
下半年以來,百貨、購物中心以更快的速度恢復,發展勢頭越來越好。很多企業上半年被耽誤的開店計劃在下半年得以落實。
智慧化場景化體驗成新趨勢。疫情的沖擊和洗禮令市場發生了質變,國內百貨、購物中心也因此改變了很多。疫情不僅促使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向線上轉移,也要求百貨、購物中心數字化進程加快,線上線下進一步融合,帶給消費者更好的消費體驗。
中國百貨商業協會的一項調查顯示,疫情后,零售企業普遍認為“智能化、智慧化”是企業未來業務增長的最重要抓手。有83%的零售企業希望在未來加強智能商場、智慧商場建設,通過更多的智能技術投入,用新模式全方位打造更開放、更敏捷、更智慧、更體貼的商場。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裴亮表示,受疫情影響,加速線上化成為今年零售行業最大的亮點。與此同時,經歷了這次疫情的考驗,行業變得更加理性,抗風險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世邦魏理仕華北區董事總經理劉煥麗認為,從長期來看,疫情將同時推動業主方和品牌方更加關注轉型升級和行業創新,如對商業設施軟硬件提出更高的要求,并通過加大線上平臺和社交媒體營銷上的投入挽回客流。
同時,百貨、購物中心也正逐漸向娛樂、體驗和場景化進階。近年來,國內外涌現出一大批把特色主題場景引入場內的百貨、購物中心,場景可以是海洋館,可以是主題公園,也可以是博物館……而這些百貨、購物中心正從場景出發,塑造消費者感官體驗以及心理認同感,從而使消費者流連忘返。
來源:中國商報
編輯:wang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