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碧桂園再次傳出企業內部調整,對總部和區域的組織架構和高層人員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記者從碧桂園相關人士處獲知,碧桂園決定對21個區域進行調整,其中滬蘇、安徽、湖南、湖北、廣西等規模較大的15個區域被拆分成41個,此輪調整后碧桂園下轄區域達到73個。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從大房企萬科、保利到中小房企融信,頻繁傳出企業內部組織調整。在銷售增速放緩的壓力下,房企已由之前的搶奪市場、規模擴張轉而關注內部組織結構調整,從而實現提高效率、穿越行業周期的目的。
半年3次調整組織架構
日前召開的碧桂園集團5月管理會議上,碧桂園集團總裁莫斌再次強調,在做好安排的前提下,還會根據市場整體情況、區域管控能力和項目運營能力等,對部分區域進行裂變,“通過裂變,讓更多優秀的人才走向關鍵崗位”。
作為龍頭房企,碧桂園的規模龐大,多次區域調整也讓外界感到云里霧里,但細心研究可以發現,碧桂園每次調整背后仍然有認真的邏輯考量。
今年2月以來,碧桂園陸續對多個區域進行了合并,涉及30余個區域。加上此次調整,碧桂園在半年時間內進行了3次大規模組織架構調整。
碧桂園將區域進行“分裂整合”的情況將越來越普遍。以3月末碧桂園在廣東進行的區域調整為例,調整前共有13個區域,調整后變為6個區域,其中原廣州區域、清遠區域、韶關區域并入廣清區域,原深圳區域并入莞深區域,原肇慶區域并入佛肇區域等。
碧桂園方面表示,被合并的區域無論在項目數量、管理面積還是業績規模上都是偏小的,而整合之后每個區域公司面對的市場容量都在1500億元以上,更有利于集約資源,提升效能。
然而,不久前進行了兩輪部分區域合并之后,碧桂園又對15個區域進行裂變細分。
以此次一分為四的湖南區域為例,湖南是碧桂園走出廣東邁向全國的第一站,在湖湘市場深耕了15年,連續多年保持當地市場占有率第一,銷售額超過當地第二至第四名的總和。原滬蘇區域去年全口徑銷售規模約870億元,在2019年全國百強房企銷售排行榜上可排在40位左右,銷售規模已連續3年位居集團第一,此次也是一分為四。
可以看出,此前合并主要是將一些規模較小、項目較少的區域進行整合,例如合并京東北、天津區域為天津區域,合并莞深、深圳區域為莞深區域,合并佛肇、肇慶區域為佛肇區域等,以更好地整合資源,提升工作效率;而此次調整則是將市場規模及管理半徑較大的區域進行拆分,進一步對當地市場聚焦深耕。
“類似滬蘇、安徽、湖南、湖北、廣西這樣的區域就具備進一步細分裂變的客戶、業務和團隊基礎,裂變之后的區域新格局可以更加精細化地聚焦當地市縣市場!鄙鲜霰坦饒@相關人士表示。
前兩次區域調整后,碧桂園下轄區域總數減少至47個。經過最新的分拆后,碧桂園區域總數重新增至73個,比年初時還多。
房企戰場由外部轉向內部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碧桂園以外,近期從大房企萬科、保利到中小房企融信,頻頻傳出企業內部組織調整。在銷售增長的壓力下,房企已由之前的搶奪市場關注到內部組織結構調整,以期通過壓縮成本、提高效率推進業績。
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71558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0.1%,最近4年來首次出現下降。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25822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1.4%,上年為增長14.2%;土地成交價款14709億元,同比下降8.7%,上年為增長18.0%。
縱觀今年已發布的上市房企年報數據,在“限價”壓頂,土地、融資成本持續走高的當下,房企利潤正不可避免地被攤薄。
房地產正步入存量市場的新常態,在目前房地產調控不放松、房企融資進一步收緊的背景下,如何穿越行業周期考驗著每一家房企。
在2019年11月份的內部管理會議上,莫斌提出,當前房地產正在從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轉變,存量市場才是真正考驗我們能力的時候。
“未來行業利潤率仍面臨較大下行壓力,百強企業應提前做好應對策略,決勝低利潤率時代。”中國指數研究院近期分析指出,受房地產調控政策持續、各類成本居高不下等因素影響,疊加企業周轉速度的下降,2019年百強房企凈利潤率均值、凈資產收益率均值分別為11.1%、15.9%,較上年分別下降0.5、0.8個百分點。
碧桂園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國強表示,市場好的時候,一切都風調雨順;市場不好、生意難做的時候,更應該充滿信心,不斷增強競爭力。
來 源: 中國經營網
編 輯: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