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張北的風和陽光點亮北京的燈,在不久前剛剛投用的世界級工程——張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電網試驗示范項目中,堪稱項目“心臟”的核心技術在未來科學城中誕生。今年以來,盡管受到新冠疫情影響,未來科學城內各企業(yè)、科研院所等仍積極復工復產,成果不斷涌現,助力冬奧等重點工程推進。針對近期疫情反彈,前期已累積防控經驗的未來科學城有條不紊做好防疫生產兩不誤,目前重點跟蹤的660余家企業(yè)或院所單位均已全面復工。
碳化硅器件中試線“解鎖”新工藝,打造“線上共享實驗室平臺”、打破央企圍墻服務更多企業(yè),自研的高壓換流閥和斷路器在張北柔直項目中順利應用……上半年,坐落于未來科學城“能源谷”的國網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聯研院)內成果不斷。其中,作為2022年冬奧會清潔能源配套項目的張北柔直工程是聯研院上半年的一項工作重點。在這個核心技術和關鍵設備均為國際首創(chuàng),囊括了12項世界第一的重大工程中,堪稱“心臟”的柔性直流換流閥正是誕生于聯研院內。
為何說柔性直流換流閥是張北柔直工程的“心臟”?聯研院直流所科研人員宗文志告訴記者,在每個傳輸節(jié)點必須有換流閥存在,它的主要作用是在送端將各種清潔能源整合打包變?yōu)橹绷麟娸斔椭潦芏,在受端通過它再將直流電轉變?yōu)榉(wěn)定的交流電送給用戶。
此次應用在張北柔直工程中的換流閥究竟有何技術難點?宗文志介紹,它是目前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可傳輸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輸電核心設備。“今年疫情突發(fā),正趕上張北柔直工程進入最后的調試沖刺階段,開放復工后,團隊人員在做好健康篩查、復工登記后,早早奔赴現場!弊谖闹颈硎,為了追趕落后進度,調試人員連續(xù)幾周進行24小時輪班試驗,最終按原計劃完成了調試工作。
聯研院內積極復工復產、科研成果不斷成為未來科學城各企業(yè)院所全面復工復產的一個縮影。特別是針對近期疫情反彈,防控等級再次提升,未來科學城各部門做到了及時響應,多舉措實現防疫生產兩不誤。其中,未來科學城集團第一時間重啟疫情防控例會,落實做好人員排查、落實值班值守制度、加強防疫物資調配等要求。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公司及時啟動園區(qū)服務人員核酸檢測工作,保障園區(qū)在安全防疫前提下正常運行,企業(yè)研發(fā)生產不降速。
來 源: 北京日報
編 輯: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