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對所有房地產企業而言,都是高難度考驗的一年。來自克而瑞數據顯示,上半年,36家已公布全年業績目標的上市房企中,近半數房企業績完成度低于40%。
今年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上半年大部分房企的銷售、交付、結算等各方面的經營節奏都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房地產行業一度停工停產、線下銷售幾乎全部停滯。
但機遇也總是和風險并存。壓力之下,隨著30強房企率先進行反思與積極創新,整個行業或將因此迎來一個整體革新跨越的新階段。2020年的跌宕,或許意味著行業長跑者將迎來更強勁的發展。
為此,看房企的實力和發展,萬萬不能只看深受疫情影響的2020年業績,更要看清楚,他們在2020年做了哪些思考、哪些創新,又積蓄了多少實力能為更長遠的未來持續發力。
新思考新動作 遠洋在震蕩中尋求新機
在發展戰略上,從遠洋集團開始,多家房企陸續根據后疫情時代的行業現狀進行反思調整。僅僅在組織架構調整方面,從年初到現在,半年內就已有包括萬科、遠洋、碧桂園、雅居樂、旭輝在內的15家房企進行了架構調整甚至組織重建。
從業者們都明白,在這個充滿變化的新年代,唯有行業的積極探索者,才能解局下一個五年,實現高質量的可持續發展。
其中,遠洋集團審時度勢,于今年年初在內部宣布啟動全新五期戰略,全面聚焦主業、聚焦發展、聚焦效益,在確保財務狀況穩健的原則下,通過提高投資標準、堅持城市深耕、加快周轉等策略,保持開發主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同時,推動新業務的協同發展。
根據最新戰略規劃,遠洋將在鞏固原有京津冀等核心區域發展優勢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南移西拓”戰略,重點關注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以及長江中游和西部區域的熱點城市圈。
很快,遠洋便進行了一系列區域調整:環渤海開發事業部、北京開發事業部、華西開發事業部相繼成立,由此形成了北京、環渤海、華東、華南、華中、華西六大區域開發格局。
上半年區域調整到位的同時,遠洋手握超過336億現金,趁勢把握疫情下的投資機會,堅持投資標準,以求精不求多的拿地策略精選優質地塊:3月25日,遠洋集團旗下子公司在石家莊拿下一宗新地;4月13日,以底價12.92億摘得濟南北湖片區4宗地;4月16日,通過子公司奪得溫州甌海區出讓1宗商住地;而這個7月,遠洋集團先是以28億成功競得南京市江寧區高新園地塊,持續發力“南移西拓”戰略,又在環京都市圈10億成功摘得廊坊廣陽碾子營兩宗住宅用地……
以長跑者姿態爬坡過坎 遠洋蓄力下一個五年
過去幾年,大部分房企都在攻城略地,以實現快速規模化效應,但必須注意到規模化是一把雙刃劍。克而瑞發布的房企新增貨值榜單顯示,萬科、恒大、碧桂園等長期占據新增貨值榜單前列的企業,因為規模化持續獲利,也三年穩居銷售榜單TOP10頭部位置。與此同時,卻也有一些曾經增速極快的“黑馬”企業,在規模化沖刺的道路上遇到風險問題難以抵御,因資金鏈緊張導致發展受阻。
一直以“穩健”著稱的遠洋,在一片追逐規模化的行業氛圍中,發展的腳步就顯得慢了下來。在遠洋的新戰略中,這家公司正在以“長跑者”的姿態準備重新蓄力,走向下一個五年的持續增長。
實際上,回顧遠洋的發展歷程,可以明確這就是一家有著“長跑思維的企業”——能夠前瞻性思考、長線布局、積蓄實力,也懂得隨勢而變、及時調整,或許稱得上是一個有體力、有耐力的長跑選手。
在產品上,遠洋是第一批以長線思維布局“建筑·健康”的先行者。早在2015年,遠洋就打造了中國首個引入WELL建筑標準的健康住區,廣州遠洋天驕獲得全球首例WELL MFR(多用戶住宅)金級認證。開拓了“建筑·健康”道路之后,遠洋通過不斷經驗總結及復盤,率先研發更適用于中國人的健康建筑體系,力爭營造健康的人居環境。
過去5年,通過持續研究與實踐,遠洋探索、積累和沉淀了大量的“建筑·健康”實踐經驗和數據資料,依據循證學、醫學和創新方法論,參考中國不同區域的建筑、文化和生活習慣,形成符合國人生活習慣的《遠洋健康建筑體系1.1》。截至2020年3月,遠洋集團總計已落地健康建筑體系項目75個,逾1240萬平方米。
在2020年上半年的疫情防控中,遠洋在抗擊疫情、積極防控中體現出來的整體運營體系優勢與服務優勢,從設置1000萬元防疫專項基金、捐贈防疫物資等多方面支持抗疫,到升級“遠洋億家”物業服務來保障業主健康、全方位精研健康建筑標準,讓這家老牌房企展示出了一以貫之的企業社會責任。
此外,對“建筑·健康”的長線布局,使遠洋在當下這個越來越重視健康的社會中贏得更大的發展面。在今年上半年的疫情中,消費者的購房觀、生活觀發生了巨大改變。受其影響,下半年乃至未來的購房需求,將集中流向特定的健康高品質人居產品。
過去的五年,留給“長跑者”遠洋的,除了不斷探索積累的經驗,還有前期多元化所帶來的健康、養老、產業運營等持續兌現的紅利。而展望未來,遠洋正以長跑者思維持續蓄力,以五年戰略前瞻未來,爬坡過坎。
在2020年這個特殊的年份,看一家公司,不妨再看長遠一點。在壓力和震蕩下房企的反思和創新,或許更能成就未來五年的持續升級發展。
來 源: 鳳凰網
編 輯: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