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遠洋集團在港上市13周年紀念日。
據遠洋集團2019年年度業績數據,公司總資產規模較上市年份的2007年增長超6倍;協議銷售額增長超22倍,達1300億元;進入城市由5個增加至51個,增長超10倍。上市13年,遠洋集團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尤為引人關注的是,上半年遠洋迅速成立北京、環渤海、華東、華中、華西、華南6大開發事業部,近期又在重點發展區域的重慶、上海、樂清、漳州等地頻繁獲地。數據顯示,目前遠洋總土地儲備達4782萬平方米,在今年上半年新增土儲中,位于華東、華南、華中、華西等區域的土儲占比為72%,區域布局持續優化。
這表明,從2020年初開始啟動的遠洋五期戰略開始發揮效應,“聚焦主業”、“南移西拓”的戰略動作已邁出實質一步,遠洋集團未來五年的發展藍圖正清晰展卷。
“面向未來”的戰略規劃
今年3月,雖受疫情影響,但遠洋仍通過視頻會議方式召開集團年度工作會議,正式公布并實施五期發展戰略。這是遠洋對公司現實情況和中國房地產行業趨勢進行審視和思考后做出的抉擇。
四期戰略階段,遠洋在規模上持續擴容,協議銷售邁上千億,進入城市超過40個,以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長江中游、成渝五大城市群為核心的全國化布局基本形成。同時對不動產開發運營和創新性業務進行探索,逐步形成領先的行業影響力和差異化專業能力,對住宅開發主業形成支撐,發揮協同效應。這都為五期發展戰略奠定了基礎。
五年轉瞬,市場情勢和格局又是陡然一變。
遠洋集團分析認為,中國在全球的經濟地位和經濟規模都達到了新高度,但也面臨著經濟結構調整、經濟增速下行的新變局。房地產行業政策脈絡穩定而持續,市場高位持續、增速趨緩、存量加大、盈利降低、行業集中、競爭加劇的趨勢已經形成。特別是住宅市場產品的快周轉、低成本、標準化等已呈現出制造業的特征。這是發展的必然趨勢,將成為房地產行業的新常態。
市場形勢之變,必然促成企業發展邏輯之變。遠洋集團五期戰略的定調,從內源和外延兩個維度,厘清了未來發展的核心策略。
于內而言,房地產市場新常態下的競爭必然成為企業精細化管理之間的競爭。遠洋提出“走精細化的高質量發展道路”,通過構建專業化、有競爭力的運營管理模式,提升關鍵核心專業能力,以期從“精耕細作”中挖掘效益,從內源角度尋求高質量增長。此前,遠洋在內部推動的“4+8”經營管理體系就是一次全新嘗試,通過提升全周期開發運營能力,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以此向運營一線和項目賦能。
于外而言,遠洋提出“聚焦開發主業”的明確思路。遠洋集團認為,住宅市場未來10年內仍將是房地產企業的核心市場,也是房企競爭的主戰場,遠洋將全面聚焦開發主業,將戰略定位于“以投資開發為主業、發展開發相關新業務的綜合型實業公司”。
“聚焦主業”的戰略導向
“聚焦主業”,是遠洋五期發展戰略最重要的戰略導向。
五期戰略明確,住宅和綜合主業是集團核心業務、發展的壓艙石。如何讓“聚焦主業”實現落地?遠洋提出了“聚焦主力市場、打磨主力產品、打造主力團隊”的思路,尋求規模化增長和跨越式躍升。
聚焦主力市場,關鍵是對現有布局進行考量和盤整,按照“鞏固基本盤、加強南移西拓”的策略,關注市場規模大、發展潛力強的重點城市群。
以北京、天津為核心的京津冀、環渤海區域,既是遠洋集團的創業肇始之地,又是目前主業占比相對高的核心糧倉。從房地產市場來看,北京的“國際中心城市”定位不可動搖,而在京津冀一體化、雄安新區發展等策略下,環京及環渤海市場仍有不小空間。
主力市場的“南移西拓”,則是五期戰略的最大亮點之一。重點聚焦和進入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及中西部具有高增長潛力的中心城市及其都市圈,不僅是規模化發展的現實需求,也是未來挖掘新增長點的前瞻判斷。
近年來,中央提出“長江三角洲一體化”、“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新時代西部大開發”等國家級戰略規劃。這將為房地產行業發展帶來新的變局。新型城鎮化建設、交通一體化、中小城市基礎設施完善、城市定位再優化、產業戰略性轉移、人口流動等,會進一步推動和擴大房地產市場規模。
對遠洋而言,循著國家戰略大勢形成的“南移西拓”策略,無疑為未來成長帶來更大想象空間。
布局優化的同時,遠洋同步打出“城市深耕”的組合拳。通過持續深耕主力市場,培育出一批能夠占據當地市場前列的重點城市,進一步輻射周邊區域,進行都市圈擴張,形成多城市協同發展的聚合效應。
遠洋五期戰略明確“城市深耕”的路徑,這體現出一個重要轉變。遠洋在全國戰略布局上已然形成了基本架構,五期戰略顯然是將“城市拓展”維度從“數量”轉向“質量”,這正是尋求“高質量發展”的鮮明體現。
打磨主力產品,是聚焦主業的另一大策略。未來遠洋將聚焦城市剛需、剛改及中端改善性需求,以小體量、快周轉的住宅開發項目為主,加快資產周轉,這一定位與當前房地產市場的供需情況是吻合的。在這一思路下,遠洋將圍繞“住宅主力產品”,增強市場研究和客戶需求研判,建立全周期標準化產品模型,形成標準化“產品線”形態。
此外,主力市場和主力產品,都將依托主力團隊的形成。遠洋將盡快形成一批適應五期戰略業務發展模式的核心團隊,具備綜合化專業能力,包括投資研究能力、客戶研究能力、規劃營造能力。通過建立主力市場的土地投資、主力產品的產品定位之間相互協調的動態適配機制,探尋城市經濟發展熱點與挖掘城市土地價值潛力。
同時,基于對房地產行業未來變化的判斷,遠洋還將對不動產開發運營業務,以及物業、資本、養老、物流等產業合作與客戶服務業務,繼續進行探索與嘗試,培養和強化關鍵性專業能力,減輕資產負重,為未來再造主業“保留火種”,塑造中遠期戰略的成長曲線。
“建筑健康”的戰略愿景
遠洋五期戰略的愿景,是致力于成為“建筑健康和社會價值的創造者”。這與遠洋自2016年品牌煥新后形成的“共同成長,建筑健康”品牌理念一脈相承。
“建筑”是一個動詞,“建筑健康”即表達出“構建健康與價值”的廣博含義。遠洋五期戰略提出,積極倡導可持續發展,實現產品、員工、客戶、利益相關方的全面健康發展。這表明,“建筑健康”將形成向內深化、向外升華的多重維度和意義。
其一,通過健康的企業、健康的團隊、健康的員工,實現企業健康運營和健康發展,以此為社會創富和造福。
當企業以“營利”的方式切入為社會服務的主調,作為社會經濟體系中的一個微觀粒子,企業健康發展本身,就是對社會的貢獻。另一個觀察的角度是戰略,遠洋始終保持了穩定、持續、一脈相承的戰略視角,舵正舟堅,行穩致遠。
同時,遠洋在運營和管理上的探求,衍生出持續不斷的變革能力。五期戰略實施后,在全新戰略愿景下形成的新經營管理體系和組織變陣,正在支撐遠洋向著“更為健康的企業”不斷演化,這也將最終傳導至業務實踐的終端,成就健康發展和價值最大化的目標。
其二,通過健康的產品、健康的服務、健康的實踐,實現人居健康和人文健康,以此為民眾美好生活的追求賦能。
十九大正式將“健康中國戰略”納入國家整體戰略,民眾在經歷了物質短缺、基本滿足需求的階段后,已然開始向往更加美好的生活。在“人民美好生活”的框架下,健康顯然是居于首位的。這也是遠洋人選擇將“健康”作為企業未來發展基因的因由所在,遠洋五期戰略將愿景界定為“建筑健康和社會價值的創造者”更源于此。
在聚焦主業上,遠洋著力發展的主力產品便貼上了“健康”的標簽,遠洋引入美國WELL健康建筑標準,也同步自主研發“遠洋健康建筑體系”。參照國外優秀經驗,探索本土成功實踐,內外交融之間,為確保遠洋產品的健康品質打造出標準的摹本,成為遠洋“向美好生活致敬”的實踐工具。
2020年,遠洋集團五期戰略的元年,依托上市13年來的發展根基,持續尋求自我更新和自我進化。在這個危機與挑戰并存的年份,遠洋以嶄新姿態育新機、開新局;用新戰略的視野和腳步,聚焦發展,賦能時代。
來 源:遠洋集團控股
編 輯: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