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太平戴維斯日前發布2021年中國大宗投資市場回顧指出,2021年中國大宗投資市場完成交易總額達人民幣3,645億元,同比上升28%。
北上廣深領銜2021投資目的地
一線城市成交額占總成交量66%。上海和北京成交額同比分別上升10%和16%。深圳成交額同比上升26%,其中寫字樓和零售資產成交額大幅上升。在廣州,物流資產倍受投資者歡迎,隨著大灣區內更多交通及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加之政策利好,大灣區內的其他城市會受到更多投資者關注。
非一線城市成交總額同比上升72%,其中成交額最高的城市包括成都、重慶、杭州、南京和蘇州。投資者意圖在這些二線城市中的核心位置收購優質項目。
2021投資標的
自用、資產包、綠色成關鍵詞
寫字樓物業:企業自用/境內買家/科技/醫藥/互聯網
過去12個月內(截至2021年12月15日)成交量同比上升5%,國內買家占比83%。寫字樓成交額占總成交量43%,占比同比下降10個百分點。自用買家仍是寫字樓資產的主要買家,其中芯片制造公司、互聯網公司、生物醫藥類公司最為活躍。這些資金充裕的企業買家多關注位置、稅收優惠和冠名權等問題是否能滿足企業內部需求。
盡管一些主要城市的市場基本面有所提升,傳統寫字樓資產三到五年的回報率與一些基金的回報預期不符。然而在整體寫字樓市場重新回升前,對一些長期投資者而言目前是擴充其資產組合的較好時期。
零售物業:資產包/商業運營/長線投資
成交量在過去12個月內(截至2021年12月15日)同比上升10%,境內買家占比達三分之二。主要成交包括平安保險收購來福士資產包,其中包括位于上海、寧波、成都、杭州和北京的六個來福士廣場項目;以及城市發展出售協信資產包,其中包括在重慶、上海、鎮江的八個購物中心。
由于電商的蓬勃發展及疫情影響,整體零售市場仍充滿挑戰。目前只有一些有豐富資產管理及商場運營經驗的投資者在尋求擴充資產組合的機會。
產業及物流物業:翻倍/境內買家/綠色
工業/物流/數據中心繼續實現快速增長,成交量同比幾乎翻倍,占總成交額31%。境內與境外買家成交額分別上升85%和121%。過去市場主要由境外資本主導,近期則出現一些境內投資者和開發商進入或擴大在該領域的布局。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的成功推出也給整個物流市場帶來更多的流動性和活力。
此外,中國發布工業綠色發展五年計劃,助力工業地產行業變得“更綠”,預計未來能源有效性上表現突出的項目會獲得投資者更多的關注,也為一些陳舊物業帶來較大壓力。
2022投資市場展望
整合循序漸進,雙碳勢在必行
房地產市場整合將持續進行,預計明年投資市場成交量仍將有所攀升。政府對房地產企業融資端的嚴格管控,或將導致更多開發商出售資產和資產包;對優質房地產企業提供并購支持,將會使市場出現一些較大規模的兼并收購活動;此外,也有可能出現國家主導的資產重組及銀行處置不良貸款的情況。
中國已明確將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其中上海的時間表更提前至2025年,這意味著可持續性投資將逐漸成為未來重要的投資主題。收購現有資產進行重新定位及翻新,實現綠色改造,兼顧城市、街區的整體人居環境,不僅符合低碳化城市方向,也將為投資者在綠色金融領域帶來新的融資機會。
來源:第一太平戴維斯
編輯;wang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