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中德(常州)創新產業園在常州市金壇區正式揭開“面紗”。中德(常州)創新產業園旨在對標德國制造,強化項目招引,構建良好生態體系,加快形成產業集聚效應,為常州全市經濟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截至目前,該園區已引進德資(含德語區)企業33家,項目總投資超6億歐元,跟蹤在談項目60余個。
據介紹,中德(常州)創新產業園位于江蘇省金壇經濟開發區核心區,規劃面積27.5平方公里,發展方向圍繞打造長三角國際產業合作示范基地、江蘇中德產業創新核心平臺、蘇南先進制造業產業集聚高地的發展定位,產業園以德國為主的歐洲德語區國家、地區為重點合作區域,主攻德國、拓展歐美、帶動日韓;重點發展高端智能裝備、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信息通信及光伏新能源產業,突出智能制造、科技研發兩大主攻方向,大力引進德國及德語區中小企業“二新一特”相關產業,發展上下游及衍生產業鏈。
“婁勤儉書記在我市調研時指出,常州制造與德國制造有很多相似之處,常州要對標德國,進一步塑造一個高質量的工業明星城市。”常州市委書記齊家濱表示,近年來,常州堅持全方位開放戰略,深化對德交流合作,取得一系列豐碩成果,德國成為常州在歐盟地區最重要的投資來源地和貿易伙伴。
據統計,1992年,萊尼電子入駐常州,成為來常投資的第一家德國企業,迄今,常州已累計設立德國投資企業203家,實際利用德資10.2億美元,西門子、博世等一批世界500強公司先后在常扎根發展。蒂森克虜伯集團在常州5年5次投資,累計3.7億美元。同時,25家常州企業在德國投資38個項目,協議投資額3.8億美元,位列常州對歐投資第一位。今年1月,中德(常州)創新產業園被江蘇省商務廳認定為第一批“江蘇省國際合作園區”。
除此之外,常州還與德國埃森市、明登市結成友好城市,引入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和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廣泛開展技術轉移、成果轉化、醫療養老等國際創新合作,把更多的資源、技術引入常州。
來 源: 江蘇財經
編 輯: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