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朝陽區勁松三到六區綜合整治項目開工。到年底,這四個小區的公共設施、綠地等將煥然一新。
東三環西邊,勁松路南北兩側分布著數十棟朱紅色老樓,它們始建于1978年,是本市第一批成建制現代化住宅區。隨著歲月更迭,老小區的生活環境變得不太盡如人意。2019年,本市首次試點資本參與老舊小區改造,勁松率先“啃骨頭”,完成改造的勁松一二區更是在近幾年成了“明星小區”,參觀者絡繹不絕。如今,勁松三到六區啟動改造,勁松七區、八區的改造方案也在調研中。
今天啟動改造的是勁松三到六區,同樣由政府和社會資本共同投資。社會資本愿景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改造的項目非常豐富,大到架空線入地、路燈布設、增設兒童娛樂設施和充電車棚,小到修補殘疾人坡道、增厚公園綠化帶、添加晾衣桿等,都有所考慮。
每天生活在這兒的居民,對改造內容最有發言權。“我們成立了街道辦、社區、改造方、居民代表四方成員組成的改造領導小組,形成工作合力。”勁松街道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每個改造項目的確定,都經過了居民的反復討論和決策。此前,改造領導小組召開10多場居民議事會,深度訪談40多位代表性居民,發放3000多份問卷。街道還設置了4個線上意見箱并開通1條改造專線,接聽300通電話。
據統計,勁松街道共收集到500多條老舊小區改造意見,分為公共設施類、停車類、綠地類、電梯類。所有問題由專人登記、分樓研討,再結合小區的實際情況,總共有100多條可行意見采納落實到方案中,其余無法落實的意見,也逐一向居民進行反饋并解釋緣由。“這樣提高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識,也消減了居民的負面情緒,形成‘居民-社區-街道-改造方-居民’的環形閉合機制。”勁松街道辦相關負責人說。
在改造資金投入上,市區兩級財政資金和社會資本共同投入。其中,愿景集團投入1100萬元,并取得社區配套用房、自行車棚等閑置空間的運營權,經測算約在8.5年左右收回改造成本,實現微利運營。愿景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閑置空間將被改造為社區會客廳、便民菜站、便利店、老年餐桌等設施,彌補社區的公共服務短板。
來源:北京晚報
編輯:wang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