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隨著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簽訂和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的發放,天津市寶坻區京津中關村科技城的波森商用車系統(天津)有限公司和中冶邁克(天津)液壓科技有限公司實現“拿地即開工”。
3月2日競得掛牌地塊后,僅8個工作日,這兩家企業就取得了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創造了寶坻區工業項目最快開工速度。“沒想到這么快,這都要得益于寶坻區‘拿地即開工’的好政策和相關部門的貼心服務,太給力了!”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2021年12月,京津中關村科技城與寶坻區政務服務辦了解到兩家公司的需求,便第一時間協調組織相關單位召開項目前期手續辦理調度會,邀請企業參加,并于當日協同規劃、住建、人防、水務、供電等相關單位,為企業量身定制專屬落地方案。從立項到施工許可,以清單制形式,倒排工期,明確審批事項、要件、時限、重要環節,傾情服務助推項目早開工。
從“拿地等開工”到“拿地即開工”,正是這些“硬核”的具體舉措,刷新了項目落地開工的“寶坻速度”。據了解,今后,“拿地即開工”模式將成為寶坻區政務服務提質增效的樣板,為重點工程項目建設發展按下快進鍵,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京津中關村科技城2017年進入實質性建設后,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打造研發孵化在北京、生產制造在寶坻的“中關村寶坻模式”。目前初步實現產業協作的精準定位、錯位承接。比如,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光環新網落地科技城,緩解了北京的能源結構壓力。在新能源與新材料領域,以博宇半導體、合眾匯能為代表的細分行業領軍企業落戶科技城,為京東方等北京龍頭企業提供上游配件產品支撐。在高端裝備制造領域,以萊伯泰科、波森商用車、聯恒工業等企業落地,為北京的整車裝配提供零部件支撐。在實現京津產業協作的同時,科技城發揮政策優勢、區位優勢等,助力落地產業再升級。
京津中關村科技城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王浩介紹,科技城累計引入市場主體700余家,完成實體簽約項目65家,主導產業集群初現。“2022年,京津中關村科技城將繼續聚焦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與新材料、醫療器械與生物醫藥三大領域,新增投產項目10個,新增開工企業10個,新增規模以上企業10個。”
今年是京津中關村科技城進入實質開發第六年。作為科技城發展變化的見證者,王浩說,近年來,京津中關村科技城不斷擦亮區域名片,統籌推進市政基礎設施、重點產業載體、人才社區等配套建設,加速提升園區形象和競爭力,為企業扎根成長提供沃土。
據介紹,目前,科技城已建成20余公里市政道路、3座街區公園、3公里城市濱水公園。同時,首個高品質人才社區竣工交付,滿足園區企業職工的居住需求,助力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在智慧園區打造方面,科技城約3.5公里市政道路已完成智慧化改造,智能駕駛應用示范平臺正式運營,實現車路協同系統服務。此外,智慧工地一期云端大數據建管平臺投入運營,為科技城建設項目提供管控技術支持。
來源:北京日報
編輯:wangdc